-
全球石油投資或時隔3年轉增
(2017/01/16)
-
有關從事石油天然氣開發和生産的「上游部門」動向調查顯示,2017年全球投資額預計同比增長3%……
-
日本核電出口動向——用中國資金?
(2016/12/28)
-

由東芝旗下的美國西屋電氣與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組成的中日美3國聯合力爭在土耳其獲得4個核電機組的訂單。中方提供資金,日美則提供技術,但日本擔心技術流向中國……
-
日本將為英國核電站項目提供鉅額資金支援
(2016/12/15)
-
日本接連遭遇越南的核電站新建計劃中止等挫折。此次破例提供資金支援主要是因為……
-
蓋茲、馬雲等20位知名企業家出資成立能源基金
(2016/12/13)
-
軟銀社長孫正義、亞馬遜CEO貝佐斯等也將向新基金出資,成立時金額將超10億美元……
-
OPEC與非OPEC國家15年來首度達成減産協議
(2016/12/12)
-
11個非成員國加入協調減産,每日共減産55.8萬桶,小幅低於每日減産60萬桶的原定目標……
-
中國政策「攪亂」發電用煤市場行情
(2016/12/08)
-

在中國限制煤炭生産的背景下,亞洲市場現貨漲至4年半來的最高水準。不過,在中國抑制國內煤炭價格後,現貨價格又突然回跌。專家稱:中國政府的干預將成為影響發電用煤價格的最主要因素……
-
蔡英文「去核電」方針真的可行嗎
(2016/12/05)
-

蔡英文的方針是「去核電」,預計台灣政府和民營企業將累計投入1.8萬億新台幣,用以整修光伏和風力等發電設施。但也有反對聲音……
-
歐佩克減産效果要看川普臉色?
(2016/12/02)
-

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OPEC)時隔8年達成減産協議,俄羅斯等非成員國也對減産顯示積極態度。但川普主張放寬管制,增産頁岩油作為重要政策……
-
産油國「盟主」沙特緣何對伊朗讓步
(2016/12/01)
-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1月30日時隔8年就原油減産達成了最終協議。沙特最終之所以對伊朗做出讓步是因為本國的財政狀況嚴峻,而伊朗似乎看出了沙特面臨的困境……
-
從中石化公眾開放日看中國企業
(2016/12/01)
-

中石化曾因當地民眾誤解,導致工廠擴建計劃泡湯,在民眾對環境和安全的關注和權利意識不斷增強的背景下,能否向當地民眾説明企業未來計劃,傳達未來發展方向,關乎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