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策「攪亂」發電用煤市場行情
2016/12/08
發電用煤炭的價格正在劇烈波動。在中國限制煤炭生産的背景下,亞洲市場的現貨(即時合約)價格漲至4年半來的最高水準。不過,在中國政府採取抑制國內煤炭價格措施後,現貨價格又突然回跌。中國的政策左右市場行情的狀況似乎仍將持續。
![]() |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煤礦 |
英國IHS Markit Energy公司的瑪麗安·福特漢姆指出,「中國政府的干預將成為影響今後發電用煤炭價格波動的最主要因素」。2016年春季,中國政府限制煤礦作業天數後,作為亞洲煤炭價格指標的澳大利亞産現貨價格出現猛漲。在半年時間裏漲至原來的2倍以上,在10月更是時隔4年半突破每噸100美元。原因是為了彌補國內産量減少,中國增加了煤炭進口量。
中國政府為了推進産業結構改革,想要削減過剩産能,但在國産煤炭價格以超過市場預期的速度上漲的9月以後,中國分階段放寬了煤炭企業的作業限制。原因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冬季電力需求期,政府擔心電價出現急劇上漲。
11月中旬,政府要求中國大型煤炭企業以每噸80美元左右的價格與大型電力企業簽訂長期合同。這一價格低於亞洲現貨價格。市場上很多觀點指出,這一長期合同的簽訂成為煤炭市場行情的轉捩點。現貨價格目前已經降至90~100美元間。
![]() |
很少有觀點認為市價會恢復到暴漲前的水準。雖然澳大利亞煤炭生産商的盈利狀況得到改善,不過一家大型資源公司表示,「不得不對新開發持謹慎態度」。一方面,美國也推進了結構調整,難以留住熟練工人等。IHS Markit Energy的詹姆斯·史蒂文森稱,「只要無法確保長期銷售合同,增産就很困難」。
一方面,煤炭需求保持堅挺。某商社表示,「南韓停止了核電站運轉,正為火力發電採購現貨煤炭」。英國調查公司Wood Mackenzie在11月中旬發佈的報告中指出,中國政府將支撐煤炭價格至每噸73美元,這一價格煤碳企業和電力企業雙方均可接受。每噸70美元被視為價格均衡點。
2016年4月,日本開始推進電力零售全面自由化後,日本的電力企業提高了可以根據需求靈活應對的現貨採購比例。在難以預測中國下一步動作的情況下,針對煤炭價格變動的準備工作變得愈發重要。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