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得益於技術進步,從地下深處的頁岩層開採頁岩油和頁岩氣的成本不斷降低,相關商業生産因而在美國等正式鋪開。在美國等掀起的這場「頁岩氣革命」的推動下,部分日本企業也致力於相關投資與開發。然而,並非所有計劃都一帆風順。
日前,住友商事宣佈稱,由於預計在美國的頁岩油開發等業務無法收回投資,將在2014財年(截至2015年3月)的合併結算中計提2700億日元的減損損失。此外,還將把純利潤預期從2500億日元下調至100億日元。住友商事近年一直在致力於投資資源業務,但是中村邦晴社長在記者會上暗示可能對相關業務進行縮小和調整。
 |
美國德克薩斯州某礦區的頁岩氣開採現場(kyodo) |
住友商事將在4項業務上計提減損損失。其中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推進的頁岩油開發方面的虧損最為嚴重,達到1700億日元。2012年住友商事投入了約1100億日元獲得開發權益,但在啟動試勘探後發現「地下油層的複雜狀況超出了預期,需要很高的開採成本」(中村社長),認為能夠獲得的頁岩油産量不足以回收資金。
頁巖業務難以預測
不僅僅只是住友商事,在美國參與頁岩油氣開發的日本企業中,還有一些企業也因為經驗不足、業務難以預測以及人工費等成本上漲導致盈利狀況惡化,而不得不出售開發權益或是計提特別損失。
2013財年(截至2014年3月)伊藤忠商事在在美國的頁岩氣開發業務上計提了290億日元的損失。伊藤忠對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資源企業Samson Resources曾實施了25%的出資,而最近伊藤忠對該企業保有的頁岩氣開發區進行了重新評估,認為短期內在技術上和經濟上都難以實現商業化生産。
大阪瓦斯(Osaka Gas)也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頁岩氣田開發陷入失敗,在2013財年(截至2014年3月)的公司決算中計入了約290億日元的特別損失。原因是其認為利用現有的技術在較深的地下層無法開採到預期的量。
由於頁岩油田和頁岩氣田很多位於地下深處,因此很難預測能否進行有效開採。住友商事社長中村邦晴在日前的記者會上表示:「在有可能蘊藏的廣闊區域中,也許能夠找到其他可能出油的地點,但從成本考慮,很難在所有地點都嘗試開採」。
另一方面,要對市場行情進行預測也並非易事。蘊藏量豐富的頁岩油和頁岩氣隨著産量增加,價格一直處於低迷狀態。由於世界各地紛紛開展項目,人手短缺也導致了開發成本的上升,這也對企業構成沉重負擔。
歐美大型石油企業也開始在石油、天然氣開採方面挑選優質項目。預計頁岩氣最早將在2017年被進口至日本。對於日本企業而言,雖然商機出現擴大,但有關開發的風險會越來越大,相關業務評估的重要性也將與日俱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