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2030年前轉為減少
2017/11/06
美國的環境相關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WRI)」11月6日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有49個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0年前轉為減少。包括中國、日本等國在內,到2030年將增加至57個國家。預計2030年左右,全球整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呈現減少趨勢。世界資源研究所分析認為,與《巴黎協定》力爭達到的避免全球變暖造成嚴重危害的目標相比,目前的進展太過遲緩。
![]() |
神華能源(內蒙古包頭市) |
世界資源研究所指出,「有必要儘量將排放量轉為減少的時間提前,此後也有必要大幅減排」。《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11月6日將在德國召開,預計要求強化環保對策的聲音將會增強。
作為2020年以後全球變暖對策國際框架的《巴黎協定》提出,為了避免全球變暖造成嚴重危害,「要把工業革命以來的氣溫漲幅控制在2度以內,並努力控制在1.5度」。
世界資源研究所指出,包括德國、挪威、東歐各國等在內,19個國家在1990年之前排放量已達到頂峰。到2010年,以美國和歐洲各國為中心數量已經增至49個。
據推算,2030年之前中國、日本、南韓、墨西哥等國的排放量將轉為減少,轉為減少的國家數量將增至57個。這些國家的合計排放量將佔到全球整體的60%。
為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有必要使全球整體的排放量在2020年轉為減少,在2040年左右降至零。如果排放量達到峰值的時間推遲至2025年,則必須加速減排,在35年左右使排放量降至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