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2年創新高
2019/03/26
國際能源署(IEA)3月26日發佈的報告顯示,2018年能源消耗導致的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連續2年創出歷史新高。雖然可再生能源實現增長,但隨著經濟增長,化石燃料的需求以新興市場國家為中心不斷增加,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增長。國際能源署為應對氣候變暖,呼籲加快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能源效率的提高。
2018年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331億4300萬噸,比上年增加1.7%。這是自2013年以來、時隔5年的最高增長率。發電領域佔增量的約3分之2,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的煤炭火力發電在亞洲保持增長,推高了排放量。
按國家和地區觀察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國佔整體的近3成,達到94億8100萬噸,增加2.5%。美國因寒潮導致煤炭取暖需求增加,排放量增長3.1%。另一方面,積極轉向可再生能源的歐洲減少1.3%。日本因核電站重啟運作做出貢獻而維持減少。
2018年全球能源需求換算為石油達到143億100萬噸,比上年增加2.3%。風力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增加4%,滿足了世界需求增量的4分之1。石油和煤炭分別增長1.3%和0.7%,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由於各國等推進從煤炭轉向天然氣,天然氣需求增長4.6%,創出2010年以來的最高增長率。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篠崎健太 倫敦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