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電子産品代工服務(EMS)企業台灣鴻海計劃在日本提供光伏電池板代工服務。近期將與日本國內光伏電池大型廠商和零部件廠商展開談判,最快將在2014年內啟動項目。如果在低成本生産技術方面具有優勢的鴻海全面進駐日本,日本國內的價格競爭將更加激烈。
鴻海2012年的光伏電池板産量約為3萬千瓦。雖然全球份額不到1%,但憑藉在生産和品質管理工序徹底引入自動化帶來的成本下降以及可在接單後5日內供貨的較短交貨期這兩大武器,正力爭擴大市佔率。在日本首先將以攜手日本的光伏電池廠商等進行共同生産為軸心展開磋商。鴻海高管表示,「在日本生産可以降低匯率風險」。生産規模等詳細情況將在關注市場動向的基礎上敲定。
除了目前的中國大陸和墨西哥之外,鴻海還計劃年內在美國和捷克建立生産基地。目前正在推進將産能提高至10倍以上的40萬千瓦的計劃。光伏電池的全球市場今後很可能持續快速增長。據業內團體預測,到2020年單一年度裝機容量有望增至6000萬千瓦。
尤其是日本,由於可再生能源全量固定價格收購制度的引入,光伏電池市場正在急劇擴大,2012年的日本國內供貨量約為246萬千瓦,達到上一年的1.9倍。今年,大型的百萬瓦級光伏發電站(大規模光伏電站)將陸續開工。3月已在事實上破産的中國尚德電力在日本市場也保持著盈利。
日本自2013年度起,光伏發電的收購價格已經被下調。日本企業和個人要求光伏電池板降價的壓力日趨增強,日本國內外廠商的「消耗戰」可能進一步激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