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14財年的預虧擴大,正被迫重新構建增長戰略。在9月1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索尼宣佈,將調整被定位為核心業務的移動終端業務的中期戰略,將計提商譽減損約1800億日元作為營業損失。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平井一夫強調稱,「將徹底推進結構改革」,但重新提出具體的實現增長的方案將是當務之急。
「務必儘快修改移動終端業務的中期戰略」。索尼首席財務官(CFO)吉田憲一郎7月底在宣佈下調智慧手機銷售預期之後,強烈要求一線加快推進結構改革。
智慧手機是和遊戲機、成像一樣被平井一夫定位為索尼電子部門核心的領域。在2013財年索尼的智慧手機銷售額增長了55%,達到1萬1918億日元,因此被期待為增長引擎。
但索尼被高價格帶的美國蘋果「iPhone」和在低價格帶領域崛起的中國企業夾在中間,維持13財年的增長勢頭已經不可能。此次索尼下調業績預期就是反應了這種形勢。
但也有觀點認為,此次索尼能夠大膽地進行減損,説明「企業決策的速度正在加快」(外資證券分析師)。由於此前索尼一般都是進行多次減損,所以此次大膽的減損可以看做進口業績急速下滑的風險減少了。
但索尼在17日發佈的智慧手機戰略中只強調了方向,表示(1)將業務地區縮小到預計盈利的市場;(2)向高附加值産品集中;(3)削減低價格帶的産品。
平井社長稱「將重視收益,而非銷售規模」,表明要從量到質的戰略轉換,但也能看做是避開與中國企業正面決戰的消極判斷。智慧手機首位的三星也在被業務的重新構造而苦惱,索尼能否確保收益還不得而知。
智慧手機業務苦戰的影響不僅僅停留在索尼的電子部門。索尼提出的戰略是,使電影和音樂等資源豐富的內容群與智慧手機和遊戲融合,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通過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提升收益。遊戲機「PlayStation4」開局順利,但如果把內容推送給消費者的智慧手機賣不出去,索尼整體的增長戰略就可能崩潰。
索尼表示15財年盈利4000億日元的預期沒有變化。現在索尼的盈利部門合計也大約為4000億日元規模,要想達成目標就需要在虧損領域止血。
由於預損規模擴大,在美國股市和日本股市索尼的股價急速下降。
平井一夫雖然強調「首先構築能夠取得穩定收益的體制,回到能夠進行投資的經營」,但上一財年索尼曾經三次下調業績。如何將決心儘快轉為實際,索尼領導層的責任論不可避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