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蘋果於1月27日發佈的2014年10~12月財報顯示,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30%,增至745.99億美元;凈利潤增長38%,增至180.24億美元,均創出季度數據的歷史新高。以智慧手機「iPhone」為中心,蘋果産品在中國的銷售額增長70%,拉動了整體業績。
 |
北京王府井的一家蘋果商店(2014年10月) |
連續4個季度實現銷售和利潤「雙增長」,自2012年10~12月以來時隔2年再創利潤新高。實際每股收益為3.06美元(上年同期為2.07美元),大幅超出市場的此前預期(2.6美元左右)。在27日的盤前盤後交易中,蘋果股價曾一度較盤中交易的收盤價上漲近6%。
去年9月上市的iPhone 6和6 plus表現強勁,銷量增長46%,達到7446萬部,創出了歷史新高。雖然美元升值對海外業務的盈利構成逆風,但由於單價較高的6和6 plus的銷量增加,利潤率得到改善。此外,個人電腦「Mac」的銷量也增長14%,達到551萬部。由於終端的普及,應用程式市場的銷售額增長41%。
另一方面,平板電腦「iPad」持續低迷,銷量減少18%,降至2141萬部。在電話記者會上,首席執行官(CEO)提姆·庫克分析稱,「與(大螢幕)iPhone和Mac形成了市場競爭關係」。
按地區銷售額來看,中國佔比超過20%。iPhone在華銷量增加至2倍以上,起到了拉動作用。而美洲增長23%,歐洲增長20%,均顯示出較高增速。而巴西銷售也表現強勁。
預定年初開始銷售的手錶型終端「Apple Watch」由於電池改良等原因,上市時間被推遲。庫克CEO明確表示「4月開始出貨」。
(兼松雄一郎 矽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