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海爾日本法人換帥的背後

海爾日本法人換帥的背後

2016/03/16

PRINT

     中國海爾集團旗下負責日本和東南亞業務的子公司Aqua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伊藤嘉明(46歲)將於3月16日卸任。作為開發獨創性商品、重振日本家電的旗手,伊藤嘉明曾受到期待,但在就任短短2年後就將離開海爾。

伊藤嘉明2015年在海爾的新品發佈會上
  「消除黑色和白色家電的區別」、「有價值的‘價電’,具有可能性的‘可電’」,伊藤因大膽敢言的舉止而受到媒體的關注。生於泰國曼谷,先後任職於日本可口可樂和美國戴爾等外資企業,隨後進入海爾。

  以國際感覺和不同行業的出身為優勢,在充滿閉塞感的家電行業,不斷推出「掌上洗衣機Coton」和以空氣進行除菌消臭的「Racooon」等全新商品。

  Aqua的前身是海爾從松下收購的原三洋電機旗下的白色家電業務。由於持續虧損,伊藤在就任社長之初,削減成本的手腕獲得了中國總部的高度評價。

   但是,對於短時間不斷開發出新商品等激進的改革,原三洋員工存在反對的聲音。而在中國總部,對其評價也開始出現分歧。

   伊藤嘉明將目標瞄準人口少的家庭,2014財年(截至2014年12月)達到310億日元的日本國內銷售額2015財年出現數十億日元的下降。雖然表示「收支正在改善」,但2月決定將國內正式員工裁減1成。1年前宣佈的液晶顯示器冰箱尚未上市。

  Aqua對於伊藤嘉明離去理由解釋是伊藤「任期結束」,但伊藤在合同結束的1月底之前將「海爾亞洲」改名為「Aqua」。2月表示「將推出日本品牌,致力於重振日本家電」。雖然自2015年年底就傳出伊藤卸任的傳言,但Aqua於2月準備宣佈以伊藤為CEO的新體制,從中可見伊藤是在經歷博弈之後卸任的。

  繼任者為Aqua前社長、海爾副總裁杜鏡國(52歲)。海爾計劃以6300億日元收購美國通用電氣的家電部門,有觀點認為「日本業務或將縮小」(相關人士)。

  伊藤嘉明在海爾期間描繪了大膽創新,但半途而廢。夏普進入鴻海精密工業旗下,而東芝也打算向中國美的出售白色家電業務。各企業在日本的家電行業成功的勝算有多少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藤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7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2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