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電視銷售低迷 壓低液晶面板價格
2018/02/07
電視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價格正在下跌。主要尺寸的大型訂單價格在1月環比下跌2~5%。原因在於,在中美兩國電視銷售低迷的同時,中國面板廠商持續增産。此外,在55英吋以上産品領域與有機EL面板的競爭也在加強。
![]() |
從作為指標産品的32英吋「Open Cell」面板(未安裝背照燈等的半成品)來看,1月大型訂單的價格降至每枚65美元左右。比2017年12月降低2%。40~49英吋面板價格下跌3~5%。55英吋持平,仍為176美元左右。
液晶面板價格在2017年保持了降價趨勢,但有些産品仍未降至2016年下半年暴漲之前的水準。電視的櫃檯價格也沒有明顯下降,因此招致了銷售低迷。據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 統計,2017年全球電視出貨量同比減少2.6%,降至2.17億台。
尤其是中國市場同比下降1成,降幅突出。這是因為,樂視等推進的低價銷售已告一段落。此外,美國市場也下降3%。索尼和松下相繼推出有機EL電視。以液晶面板為中心的南韓三星電子喪失份額,導致了面板需求的減少。
![]() |
日本螢幕發佈的無邊框新款液晶面板(2017年9月26日,東京) |
由於面板降價的推動,來自電視廠商的需求呈現復甦態勢。面板的降價幅度與2017年底相比呈縮小趨勢。俄羅斯世界盃2018年6月即將到來,或將推高電視需求。
此外,面板需求的大尺寸化也在推進。夏普副社長野村勝明在1月31日的財報發佈會上表示,「在中國,液晶電視邁向大尺寸化,能夠發揮夏普的優勢」。IHS的高級總監謝勤益表示,在面板廠商轉向大尺寸産品的背景下,「32~50英吋産品由於産能增加較少,有可能出現供給不足」。
不過,到2018年下半年,中國京東方科技集團(BOE)將投産全球最尖端的「10.5代」工廠。美國調查公司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的亞洲代表田村喜男表示,現在達到315美元左右的65英吋面板的價格「到2018年下半年有可能降至280美元左右」。以大尺寸面板為中心,價格下跌有可能再次加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