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罕見下調業績預期 主要原因在中國
2019/01/03
美國蘋果當地時間1月2日宣佈,預計2018年10~12月營業收入比當初預期低5~10%,僅為840億美元。智慧手機iPhone在中國銷售低迷,在已開發國家,升級為新機型的需求也低於預期。這將是營業收入自2016年7~9月以來、時隔9個季度首次低於上年同期。在産品最為暢銷的節日期間下調業績預期,將對蘋果及供應鏈整體造成巨大影響。
![]() |
2日,蘋果發佈了首席執行官(CEO)提姆·庫克寫給投資者的書信。蘋果在2018年11月底發佈財報時,預期10~12月營收達到890億~930億美元。庫克解釋稱營業收入預期下調的大部分發生在大中華地區。信中提及2018年下半年的中國經濟減速,強調稱中國的經濟環境正在受到中美貿易層面緊張關係加劇的影響。
蘋果以慎重作出業績預期而聞名,下調預期非常罕見。11月發佈財報時也表明了對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擔憂,但針對中國表示「不包含在對象內」(庫克),沒有改變樂觀預期。
然而,現實與蘋果的預期相反,新機型銷售陷入停滯。庫克表示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強,正在對消費者産生影響。據悉隨著這一季度接近尾聲,銷售停滯情況越發明顯。在華為技術的首席財務官(CFO)孟晚舟被捕以後,出現了呼籲「抵制」蘋果産品的聲音,有分析認為這也在産生影響。
此外,庫克還表示在一些發達市場,iPhone的更新換代需求低於預期。著眼於智慧手機市場的成熟,蘋果一直採取提高單個機型價位的戰略,但這一戰略可以説正在迎來極限。雖然該公司試圖通過在一定條件下降低iPhone XR價格等措施刺激需求,但在11月以後,零部件廠商相繼下調業績預期。
蘋果表示,iPhone以外産品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不過,該公司營業收入的6成以上仍依賴iPhone,難以擺脫iPhone表現低迷的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浩實 矽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