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廠商持續增産,液晶面板1年降價4成
2019/02/19
用於電視的大尺寸液晶面板進一步降價。主力的32英吋面板1月大單優惠價格比上月下降9%,1年的跌幅達到4成。獲得地方政府補貼的中國大陸企業仍在持續增産,液晶面板庫存正在增加。陷入虧損的企業可能會調整生産,但預計價格直到3月前後將維持下跌態勢。
面板廠商和家電企業的Open Cell(未安裝背照燈等的半成品)32英吋面板1月大單優惠價格比上月下跌4美元,降至每張41美元左右,連續4個月下降。2018年夏季價格曾一度上升,但自秋季起開始下跌。
![]() |
55英吋面板為每張143美元左右,65英吋為220美元左右,均比上月下跌3%。與上年相比分別下跌2成、3成。
借助地方政府的補貼,中國大陸企業正在增強設備、提高生産效率。京東方科技集團(BOE)2017年底起使用的採用大型玻璃基板的「10.5代」工廠「自2018年秋季起良品率大幅提高」(面板零部件企業)。
中國大陸大型企業華星光電(CSOT)也「自1月起通過10.5代工廠啟動了正式生産」(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 高級總監謝勤益)。液晶電視需求在世界範圍內增長,但供給以更快的速度擴大,結果庫存正在增加。
與中國大陸企業相比,南韓和台灣等的面板廠商被認為在價格競爭力上處於劣勢。南韓LG螢幕等大型企業的損益迅速惡化。一位分析師認為,「2019年1~3月,有些尺寸的面板價格很可能降至與生産成本相同的水準」。
![]() |
東京的家電量販店 |
在日本國內的大型家電量販店,主要家電企業的55英吋液晶電視以每台12萬~2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350~15314元)左右銷售的情況突出。如果面板進一步降價,或將導致電視價格進一步走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