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台灣IT企業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衝擊

台灣IT企業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衝擊

2020/03/05

PRINT

      作為世界最大電子製造代工(EMS)企業,台灣鴻海精密工業3月3日表示,預計2020年1~3月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5%左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的影響明顯。在屬於主力的中國大陸生産基地,員工的確保面臨難題,現在相對於需求的工廠復工率仍僅為一半左右,産生影響。支撐世界電子産品生産的眾多台灣企業今後有可能面臨關鍵時刻。

   

       鴻海在3日下午舉行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透露了上述情況。作為經營高層的董事長劉揚偉針對主力的大陸工廠的復工率表示,大陸廠區人力復工比例目前已超過季節性需求50%。

    

鴻海在大陸有約100萬員工,圖為廣東深圳的工廠(Reuters)

 

     在此基礎上,針對智慧手機和伺服器等佔全部營業收入95%的主力業務提出展望,預計1~3月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下滑15%以上。剩下的佔營業收入5%的零部件等非核心業務也將出現逾10%的下降。

   

  手機供應將短缺

   

      如果持續這種狀況,鴻海供給的熱門的美國蘋果産品等在櫃檯處於缺貨狀態的負面影響將難以避免。

    

      鴻海從大陸各地的工廠,向世界市場大量供應美國蘋果的智慧手機等産品。據稱通常情況下,在當地雇用約70萬~100萬名員工。不過,由於旨在防止新型肺炎感染擴大的道路封鎖和出行限制,給確保員工雇用造成影響。此外,零部件等的採購似乎也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劉揚偉提出了在3月底之前大陸工廠運營恢復正常的展望。因此表示營業收入將在4~6月快速復甦,1~6月將恢復至與上年同期持平。不過,疫情擴大至歐美等國,如果以電子産品為中心的需求本身出現下滑,對業績造成的影響難以預測。

    

       鴻海生産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産品等電子相關産品,自1月起環境明顯改變。很多業務由台灣和中國大陸企業承擔。因此進入2月後,美國蘋果和微軟以鴻海等大型代工企業的生産停滯為由,表示1~3月業績將低於目標。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6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