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英國擔憂ARM總部遷出

英國擔憂ARM總部遷出

2020/09/15

PRINT

      圍繞英國半導體設計企業ARM的收購,英國正在掀起波瀾。ARM被視為科技行業的「寶」,但母公司軟銀集團(SBG)已決定出售給美國半導體企業英偉達。在退出歐盟(EU)導致經濟前景不透明的背景下,英國對ARM總部遷往國外的擔憂也在加強。

    

     ARM在手機半導體設計領域掌握全球份額的9成以上。在背後支撐著全球産品製造,被稱為「王冠上的明珠」(BBC)。對英偉達的出售額最多為400億美元。與2016年軟銀集團的收購額相比增加了1萬億日元,可見其價值再次得到確認。

    

     「ARM為英國經濟作出巨大貢獻,將繼續關注對康橋總部功能的影響等詳細情況」,英國首相官邸的發言人9月14日對於英偉達收購導致總部功能遷出顯示出警惕感。英國議會下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湯姆·圖根哈特(Thomas Tugendhat)同一日在推特(Twitter)上表示,「ARM出售是主權的問題。英國議會將很難再對美國總統的決定發揮影響」。

     

ARM提供圖片

 

      在軟銀集團2016年收購ARM之際,會長兼社長孫正義承諾在5年裏使員工人數增至2倍,將當時上市的ARM改為非上市,試圖在不受投資者影響的情況下擴大技術和人才。實際上,英國的技術人員增至2倍的3千人。

    

     英國存在ARM被納入美國企業旗下導致相關承諾可能作廢這一不安。如果ARM遷往英偉達作為根據地的美國加利福尼亞,英國國內的雇用有可能減少。最大在野黨工黨呼籲稱,為了確保雇用,政府應加以干預。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CEO)黃仁勳(Jensen Huang)13日表示,「ARM的總部留在康橋。將擴大設施,建立人工智慧(AI)的全球研究基地」。試圖消除英國國內的不安,但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黃仁勳的發言沒有法律約束力。

    

     已退出歐盟的英國正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而展開談判,但磋商陷入僵局。如果談判決裂,自2021年起關稅恢復,將對因新型冠狀病毒而低迷的英國經濟造成雙重打擊,影響難以估量。ARM的總部遷出將損害英國的形象,對於政權來説是希望避免的事態。

     

      ARM收購要完成,需要美英等國的批准。對於獲得各國批准,據稱英偉達具有自信,但沒有可靠依據。對收購提出異議的圖根哈特是參與抵制中國華為技術,發聲要求改變對中國依賴的人物,動向正受到關注。

     

      英國退出歐盟後,計劃加強科技領域,吸引外資,推動經濟增長。擁有世界屈指可數的大學和人才的康橋是其象徵性存在。但是,如果叫停ARM的收購,外資有可能對投資英國變得猶豫不決。對於退歐並不順利的英國來説,ARM收購有可能成為新的煩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竹實 倫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