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宏碁開始調整「輕資産」戰略

宏碁開始調整「輕資産」戰略

2013/04/01

PRINT

      全球第四大個人電腦廠商台灣宏碁(Acer)開始對其名為「輕資産」(儘量不持有資産)的經營方針進行部分調整。該公司自2000年代以來一直將研發工作進行外包,今後將減少外包,相應增加自身的研究人員。此前為降低成本而增加外包,結果卻導致産品開發能力下降,業績惡化。宏碁今後將轉變這種極端的什麼也不持有的經營方式。

      截止到去年年底,宏碁的産品設計與創意等研發部門約有1000人。今後將階段性增加人員,到2015年達到約1700人。公司全球總裁翁建仁在3月19日的決算發佈上強調研發費用也要增加。

       宏碁還將招聘其他同行企業負責研發工作的人才等。今後高檔機型的産品可能原則上由本公司開發,希望以此來改善品牌與産品形象。估計今後將把研究人員充實到需要大力發展的平板終端(多功能便攜終端)等業務。

       宏碁從1990年代末開始實施「輕資産」戰略,盡可能地減少人員和工廠等資産。2001年還把生産部門作為EMS(電子産品代工服務)公司剝離。這一舉動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廠商的經營産了很大影響。該公司甚至還將大部分研發業務也委託給EMS,到2011年度研發費用僅佔營業收入的0.2%。

       但由於平板電腦的競爭等,個人電腦市場陷入低迷。根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IDC公佈的數字,2012年全球個人電腦供貨量約3億5039萬台,同比減少3.7%,11年來首次出現下滑。宏碁2012年也在繼上年之後再次陷入虧損。大批量地銷售由代工企業開發的廉價通用産品的發展戰略已經越來越沒效果。

        與此同時,全球第五大個人電腦廠商台灣華碩與美國蘋果等擁有品牌知名度的公司儘管也將生産委託給代工企業,但是卻保留了研發等核心功能。宏碁為過於輕視研發而吃到了苦頭。一名台灣分析師説: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廠商中國的聯想集團也「進行了轉變,部分高檔機型開始由本公司來開發」。

       在台灣,華碩正一步步地取代宏碁成為個人電腦公司的「標誌」。華碩成立於1990年,是由從宏碁獨立出來的技術人員施崇棠創建的。該公司的超薄、超輕型個人電腦等非常暢銷,在平板終端方面與美國谷歌聯合開發的「Nexus 7」也在市場上處於領先。

        華碩按季度統計的合併銷售額終於在2012年第三季度以後超過宏碁。2012年全年的最終利潤也將創歷史新高。面對這種情況,宏碁希望通過重新構築研發能力來挽回局面。

(山下和成 台北報道)

   相關文章:尋找「無工廠」經營的陷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