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等南韓企業一直給人以擅長在新興市場國家推出低價位商品的印象,但最近南韓企業正在逐漸向高端商品企業轉型。
4月在「上海國際遊艇展」的一角,出現了一個偏離主題的電視展位。螢幕尺寸為85英吋、橫寬超過2米的展示品售價約為25萬元。其目的是吸引對遊艇感興趣的富豪的關注。
這個展位的主人是三星。此舉是面向具有影響力的人物推銷高性能商品的「VVIP(超級VIP)行銷」。三星內部人士表示,「在中國,富豪喜歡的商品容易影響到一般消費者。今後我們還將繼續提高自己的品牌競爭力」,言辭間並不擔心在中國的份額走低。
KDB大宇證券的宋宗鎬稱,三星已經轉換了戰略,「採取的是注重高價位,而不是市佔率的戰略」。從收益結構上來看,高價位商品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銷售是利潤的領頭羊。
作為後興的電子企業,三星依靠輕已開發國家、重新興市場國家,輕高檔商品、重低價位商品的方式實現了發展。但是,隨著在半導體業務等領域培養出超越日本的實力,從2000年代中期開始,三星明顯顯露出了向高價位轉移的姿態。
在當前良好業績的帶動下,三星4~6月的業績快報中,合併營業利潤為9.5萬億韓元,同比增長47%,銷售額為57萬億韓元(約合3134.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0%。LG電子也準備走三星的道路。目前正在強化智慧電視等高價位商品。
不過,雖然利潤創下新高,但三星的股價卻持續疲軟。三星先在新興市場國家搶奪索尼等日本企業的份額,又把戰場轉向已開發國家。現在中國企業也採取了這樣的戰略,描繪出了借新興市場國家的份額增長擴大規模,借勢打入已開發國家的戰略。TCL、中興通訊在過去低價位商品的基礎上,也在著手擴充高檔品牌。
成為追趕對象的三星是否會重蹈日本企業的覆轍?三星股價的疲軟或許正體現了投資者的這一擔憂。
連結:中國企業攻打三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