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電企業松下、索尼和夏普的2013年4~6月期合併結算紛紛公佈。雖然3家企業的營業損益均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但這主要得益於日元貶值和成本削減産生的效果,主營業務仍在進行業務調整。另外,重組推進程度方面各企業也出現差異,其中索尼的電視機業務實現了盈利。
索尼的營業利潤(美國會計標準)為363億日元,增至上年同期的5.8倍。夏普的營業損益(日本標準)從去年同期的虧損941億日元提高至盈利30億日元。7月31日發佈財報的松下的營業利潤(美國會計標準)為642億日元,增長了66%。
這三家企業損益出現改善主要得益於日元貶值和重組産生的效果。索尼電子部門從虧損131億日元改善至盈利134億日元,日元貶值效果(190億日元)和合理化效果(370億日元)彌補了價格下跌和需求下滑導致的利潤減少(250億日元)。夏普也是一樣,固定成本和資産的削減效果成為將利潤推高721億日元的主要原因。松下也主要得益於日元貶值和固定費用削減效果。
這三家日本家電企業距離重振本業雄風還很遙遠,不過業務調整的進度已開始出現差異。
經過重組,索尼陷入困境的電視機業務時隔12個季度首次實現盈利。智慧手機在日歐等地的銷量也出現增加,5月份發售的新産品還被NTT納入「TWO TOP戰略(主推兩款機型的戰略)」。在記者會上,索尼首席財務官加藤優表示「最大課題是儘快讓電子業務實現盈利」。
受日本股價上揚帶動,其最賺錢的金融業務也表現堅挺。
松下方面,電視機業務和數位相機業務表現低迷,另一方面光伏電池、建材等住宅設備和車載導航儀等車載設備則構成支撐。4~6月,包括這些産品的2大業務部門的增益超過了整體的營業增益額(256億日元),成為推高利潤的主要原因。
相比開始看到「曙光」的索尼和松下,夏普顯得慢人一步。作為主力業務的液晶業務虧損了95億日元(去年同期虧損634億日元),雖然虧損額大幅減少,但仍未擺脫虧損。此外,主營業務電視機面板的盈利能力也很差,向中小面板的轉型之路也是任重道遠。合併盈利利潤僅為30億日元,最終損益也未擺脫虧損。另外,6月底的資本充足率已低至6%,增強資本也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原本,索尼對前景也持慎重態度。雖然4~6月的營業利潤超過了當初預計的350億日元,不過2013財年(截至14年3月)的營業利潤預期則仍不明朗。這是因為數位相機和錄影機等持續陷入苦戰,同時新興經濟體的貨幣貶值也對盈利構成了擠壓。預計電子部門全年將盈利1000億日元左右,不過也可能減少1成以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