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市場觀測認為台灣兩大個人電腦廠商宏碁和華碩電腦或將合併。在與平板電腦的競爭下,個人電腦的銷售日趨低迷。在這樣背景下,兩家企業將在多大程度上相互接近呢?
 |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 |
事情始於今年8月底。當時由於宏碁業績低迷,市場上傳出了投資銀行已開始推動宏碁和華碩電腦等進行合併和併購的消息。對此,宏碁創始人兼大股東施振榮表示將順其自然,顯示了靈活姿態。
9月中旬,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在被問及與宏碁的合併時表示,華碩對各種可能性持開放態度。關於兩家企業將合併的觀測進一步升溫。
據美國調查公司IDC統計,從2013年7~9月期個人電腦供貨量來看,排在第4位的宏碁和第5位的華碩電腦均比上一年同期減少34~35%。其原因是作為主力市場的個人需求的銳減。而排名前三的企業在法人需求領域具有優勢,供貨量實現微增。宏碁和華碩電腦與前三位企業的差距明顯。「這樣下去台灣企業將全軍覆沒」,整個行業的危機感日漸高漲。
在台灣,宏碁和華碩電腦按英語首字母被稱為「2個A」。華碩電腦創始人兼董事長施崇棠曾是宏碁的技術人員,兩家企業可謂同出一脈。法國證券公司裏昂證券亞太市場部(CLSA Asia-Pacific Markets)認為,合併後,兩家企業筆記型電腦的全球份額將達到20%以上,將成為業界最大企業,屬於「雙贏關係」。
另一方面,市場上也有很多觀點認為,「(兩家企業的)市場和商品大幅重疊,效果難以期待」。如果與2013年4~6月期時隔7個季度出現營業虧損的宏碁進行合併,業績仍然穩定的華碩電腦有可能吃虧。也有觀點認為,為加強智慧手機業務,「華碩電腦反而應與經營困難的宏達國際電子(HTC)進行合併」。
宏碁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振堂曾一度否認合併的可能性。不過,每當合併話題的一出,該公司的股價就出現暴漲。這也可以認為是市場發出的一個信號:2家個人電腦企業對於台灣來説太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