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將開始中國古文獻數位化業務。目標是首先獲得西安圖書館館藏的30萬冊數位化訂單,然後再向其他地區擴展。據估計中國藏有約250萬冊古文獻。富士通將利用自主圖像處理技術,為這些古文獻的保存提供幫助。
陜西省省會西安,古稱長安,是古代多個王朝的國都。其省立圖書館館藏了約30萬冊12世紀以後編寫的文獻。目前富士通正在當地與陜西省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在不損壞古文獻的前提下實現數位化的方法,富士通的目標是2014年度內獲得該訂單。
普通掃描器要壓住紙張來讀取文字等資訊,因此不適合於已經脆化的古文獻。富士通最早將於今年夏季開發出不會損壞文獻的非接觸型專用掃描器。
掃描時,甚至是攤開文獻頁面也會造成破損。富士通的技術可以對圖像進行修正,稍稍打開文獻、紙面彎曲的情況下也能準確讀取文字。計劃採用的軟體技術會計算紙張的彎曲角度、自動修正文字的扭曲,另外還可以通過數字處理方式自動消除握持文獻的手指的圖像。
目前,日本各大IT企業都在從事文化遺産的數位化保存業務。NEC對東京都立圖書館館藏的浮世繪和江戶城的興建資料等進行了數位化處理,使用者可以輕鬆搜索和鑒賞。
NTT數據也接到了教廷圖書館的業務委託,為其館藏的3000冊手稿進行數位化存檔。業務期限為4年,總預算為2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
將日本企業擅長的圖像處理等技術用於文化財産保護的業務模式,今後有望成為日企新的收益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