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田提議上調董事薪酬上限至每年40億日元
(2017/05/16)
-

目前的上限為每月1.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88萬元),因匯率變動外籍董事薪酬可能達到上限……
-
政治對立阻擋不了亞洲企業合作的理由
(2017/05/12)
-

村山宏:南韓企業的零售業務在中國遭抵制,現代汽車銷量也減少,但沒聽説對三星電子的半導體工廠構成影響。為什麼?看看在越南河靜省在建的鋼鐵廠就知道了……
-
路威酩軒CEO眼中的世界經濟
(2017/05/09)
-

中國反腐運動讓奢侈品消費放緩,而美國川普的保護主義似乎也將對奢侈品消費産生負面影響,旗下擁有路易威登與酩悅軒尼詩的世界最大奢侈品企業路威酩軒CEO説……
-
快遞企業的將來
(2017/05/08)
-

西條都夫:有觀點認為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將來,生産商將不僅製造商品,還將提供附加值服務。車企可能成為提供交通服務的拼車公司,有的服務業企業也開始涉足製造業……
-
日本上市企業「商譽」創新高
(2017/05/04)
-

截至2016年底,日本企業商譽的總額達到創歷史新高的29萬億日元。這是日本企業相繼實施大規模併購等的結果,不過隨著商譽的增加,未來損失風險也在提高。日企中商譽最高的是……
-
日本創意廣告短片成企業宣傳新趨勢
(2017/04/27)
-

「最不像廣告的廣告」,有人如此評價日本早稻田學院補習班的廣告短片《媽媽眼裏的奇怪生物》。片中小男孩有一句臺詞是「我去補習班了」,但片中沒有出現對補習班的詳細介紹……
-
美國視頻網站Netflix將進入中國市場
(2017/04/26)
-
Netflix的服務幾乎覆蓋全球。此次與愛奇藝簽署了授權協議。觀眾有望在中國觀看其原創作品……
-
歐美實體書店逆襲電子書的背後
(2017/04/26)
-

「書店沒有死!」,美國的實體書店正在復活。紙質書的銷量在2014年觸底後回升,相反2015年美國出版社的電子書籍的銷量連續2年減少,2016年也大幅下跌。就連亞馬遜也開始加強實體店攻勢……
-
兩岸三地接班的「富二代」們
(2017/04/21)
-

大陸的王健林、台灣的郭台銘、香港的李嘉誠,在這些積累了鉅額財富的家庭中,在個性鮮明的父親身邊長大、被視為企業王國繼承人的兒子們在想些什麼?
-
三菱綜合材料將撤出在華水泥業務
(2017/04/14)
-
三菱綜合材料將把煙臺三菱水泥出售給當地企業,並將清算2家水泥混合材料製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