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動化設備放緩增長腳步 因中國需求趨弱
2018/11/15
日本的工業機器人等工廠自動化相關企業的業績改善腳步正在放緩。8家主要企業2018年4~9月的合併決算11月13日相繼出爐,其中三菱電機等6家企業下調了2018財年的全年業績預期。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中國的客戶企業等開始對投資呈觀望態度。不過,從長遠來看自動化需求預計仍會維持在較高水準,因此,本財年仍有4家公司預計利潤將創下歷史新高。
11月13日,生産面向半導體製造設備和工具機的基礎零件「直線滑動導軌」等産品的THK發佈了2018年1~9月決算,關於2018年財年(截至18年12月),該公司未調整預期。
由於該公司調整決算期等原因,無法進行單純比較。但該公司預計2018財年凈利潤達到341億日元,實質增長13%。由於日本國內外的訂單額處於高水準,預計利潤將創下歷史新高,但可能低於市場預期平均值(QUICK Consensus)389億日元。
![]() |
發那科的工業機器人設備(資料) |
在日本的工廠自動化相關企業當中,像THK這樣未調整全年度預期的企業屬於少數。由於此前拉動業績的中國需求等趨於減弱,很多企業紛紛進行下調。
三菱電機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的凈利潤(基於國際會計準則)預期為2400億日元,比原計劃減少50億日元,同比下調6%。該公司常務執行董事皮籠石齊認為「面向中國智慧手機的FA(工廠自動化)可望在下一財年復甦,但本財年形勢嚴峻」。
歐姆龍宣佈2018財年的凈利潤(基於美國會計準則)為585億日元,同比減少7%。該公司原本預期增長2%,達到645億日元,但突然調整為利潤減少。提出的理由是中國的智慧手機需求減速等。
加工智慧手機金屬部分的鑽孔機銷售低迷等對發那科的利潤形成拖累。發那科會長兼首席執行官稻葉善治透露稱,從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今年夏季開始,「(在中國等)作為工具機大腦的數控(NC)裝置等的訂單開始受到影響」。作為各種機械的驅動零件、在氣動設備方面掌握全球最大份額的SMC公司的董事薄井郁二指出「(美國)狙擊中國高科技産業的影響似乎已經顯現」。
日本工具機工業會11月12日發佈的數字顯示,10月份日本工具機行業接到的訂單(速報值)約1391億日元,同比減少1%,按單月統計的話,這是自2016年11月以來時隔23個月再次陷入負增長。對美國蘋果公司「iPhone」智慧手機銷售放緩的擔憂也在擴大。
一方面,股市上有意見認為自動化相關需求的調整將是暫時性的。日本信金資産管理公司的藤原直樹指出:「並非由於經濟惡化而減少,不過是因為前景不明朗,大家都在觀望」。從長遠來看,多數觀點認為「作為應對人工成本上漲的舉措,結構性的自動化需求仍是擴張基調」(德意志證券的北浦岳志)。
日本主要相關企業中唯一對業績做出上調的是大福(DAIFUKU)。儘管在工廠自動化方面同樣面臨著經營環境驟變的問題,但該公司在物流倉儲搬運設備等領域佔有優勢。2018財年預估凈利潤350億日元,同比增長21%,比原計劃調高了25億日元。
未披露全財年預期的基恩士2018年4~9月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3%,創下歷史新高。社長山本晃則強調稱「中小規模的投資相當多。目標是全年的營業額和利潤也創下歷史新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