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飛機開發主力從外國人轉向日本人
2020/07/03
三菱重工推進的日本國産首款噴射客機「SpaceJet」的開發于7月轉向新體制。停止此前以外國人為主體的開發,起用日本人的主力技術人員,加強從國家取得認證等商用化最後階段的努力。不過開發人員將減半,日本國産客機的起飛依然面臨嚴峻環境。
![]() |
三菱SpaceJet客機(3月) |
「懇請繼續為取得型號合格證提供協助」,在日本中央部門所在地的東京霞關,一名男性到相關省廳進行拜訪。這個人就是7月1日出任三菱飛機開發負責人的川口泰彥(58歲)。
SpaceJet是2008年啟動開發的90座級小型客機。最多時曾獲得約400架訂單,但交付時間6次延期,而且仍未取得商用化所需的國家型號合格證。取得合格證成為最重要課題,川口泰彥被賦予的使命也在於此。
川口泰彥曾是戰鬥機領域的技術人員,據悉該領域作為三菱重工的航空部門而由主力人員負責。川口泰彥參加過F15戰鬥機等的現代化改造。2016年進入三菱飛機之後,一直領導旨在取得型號合格證的試驗。
在川口泰彥四處進行拜訪之際,6月底與川口交接的三菱飛機開發一把手亞歷克斯·貝拉米(40歲)正要離開一線。貝拉米來自加拿大飛機大型企業龐巴迪,2018年出任三菱飛機的開發負責人。
多達100萬種的零部件採購、工序管理、多次變更設計。三菱重工作為從美國波音等獲得零部件訂單的零部件企業的思維,工序管理等存在極限。三菱重工認為僅靠內部知識會陷入困境,從海外大型飛機企業招攬了技術人員。放到一把手位置上的就是貝拉米。
但是,隨著外國人才越來越多,與從「主流派」位置上跌落的日本技術人員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嚴重。開發一線混亂,不斷出現佈線及儀器類等變更設計的問題。1月SpaceJet項目決定第6次推遲交付。此次三菱飛機通過將2000名員工裁掉一半、關閉歐美基地等,大幅縮小開發體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