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導體設備商下調預期,美對華新規影響大
2022/11/14
日本Tokyo Electron11月10日表示,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的合併凈利潤預計同比減少8%,降至4000億日元。與此前預期(增長20%的5230億日元)相比轉為利潤下降。經濟減速導致作為客戶的半導體廠商減少投資,産生負面影響。美國對華出口限制的影響達到營收下調額的一半。Tokyo Electron自上次遭遇半導體蕭條的2018財年以來再次下調,此前維持強勁的半導體設備市場正在迎來轉捩點。
由於最終利潤時隔2年減少,Tokyo Electron本財年分紅定為增加79日元的1482日元(含紀念股息200日元),比此前計劃下調196日元。營業收入增長5%,增至2.1萬億日元,營業利潤減少9%,降至5460億日元,分別下調2500億日元和1700億日元。需求減少和材料漲價也産生影響,凈利潤比此前的市場預期平均(Quick Consensus公司)低約1000億日元。
![]() |
半導體市場的惡化産生影響。美國10月發佈的對華出口管制的影響突出,「營業收入的下調額(2500億日元)一半左右為對華管制的影響」,Tokyo Electron社長河合利樹表示。管制內容是令中國無法生産和製造特定的尖端半導體,對象也包含製造設備。如果中國的半導體廠商無法採購美國企業的市佔率較高的設備,生産將陷入停滯,Tokyo Electron此次將中國企業停止對其他設備投資的風險納入業績預測。
除了全球通貨膨脹和中國經濟減速導致個人電腦(PC)和智慧手機需求低迷之外,伺服器等相關領域也出現減速的跡象。「主要出現(存儲用)存儲晶片的設備投資的變更和延期」(河合社長),本財年下半年的存儲晶片用新增設備的營業收入將比4~9月減少4成。運算用邏輯晶片和面向代工等將減少逾1成。
![]() |
河合社長針對美國敦促包括日本在內的同盟國效倣出口管制表示,「作為企業不適合作出評論」,但提出看法稱「我們重視公平性,不會像填補美國設備企業的空白那樣接受(中國)訂單」。
在設備銷售放緩的背景下,在維持高水準的研發費用的同時,原材料漲價和産品結構惡化也成為沉重負擔,Tokyo Electron 2022財年的營業利潤率為26%,低於上財年(30%)。
![]() |
Tokyo Electron的熊本工廠(Tokyo Electron提供圖片) |
下一財年的不確定性將增加。考慮到需求減少的影響,半導體存儲晶片大型企業宣佈大幅減少2023年的設備投資,對設備市場構成直接打擊。南韓的SK海力士將設備投資整體比上年減少一半,而美國美光科技則將(在晶圓上形成電路的)前製程設備的投資減少一半。對華出口管制的擔憂也在增加。
針對2023年的前製程設備市場,在股票市場和行業內,認為將時隔3年負增長的看法正在加強,作為競爭對手的美國泛林集團(Lam Research)預測比上年減少2成以上。河合社長表示,「雖然不能否定其他企業的預期,但我認為進入調整期的存儲晶片將在明年下半年以後逐步復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堤健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