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機將改變未來的你和世界?
(2018/01/16)
-

11年前,iPhone的出現改變了世界。在電車上、信號燈前以及路上行走的人全都在低頭看手機。然而,再過10年,或許我們會懷念這一場景。因為一款可以解放人們雙手的耳機終端的登場或將改變一切……
-
手機掃一掃就能翻譯的系統來了!
(2018/01/11)
-

日本NTT公司開發出一款功能強大的系統,掃日文,可為用戶翻譯成母語;掃美食,會顯示使用的食材;掃景點,會顯示相關介紹,比如將攝像頭對準東京晴空塔,螢幕上便會顯示介紹晴空塔的文字……
-
增高秘訣在太空?!
(2018/01/10)
-

1月9日,從2017年12月開始在國際太空站工作的日本太空人金井宣茂(41歲)在推特上發文稱,在大約3周的時間內,自己的身高增長了9釐米。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介紹……
-
美國新載人登月計劃與50年前有何不同?
(2018/01/09)
-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簽署文件,命令重啟載人探月工程。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時美蘇正展開太空爭霸。現在中國正積極探月,將「嫦娥3號」送上了月球……
-
日本開發新型加密技術 量子電腦也難以破解
(2018/01/08)
-
新型加密技術將資訊轉換為數學難題,至少需要10的50次方年才能破解密碼……
-
日本開發出「刷手支付」
(2018/01/05)
-

以刷臉和指紋等代替密碼進行支付等的服務已經走向應用。日本信用卡公司JCB又開發出了通過掃描手掌即可完成本人確認和信用卡付款的技術。目前的識別出錯概率為1千億分之1……
-
中美領跑「未來大腦」競爭
(2018/01/04)
-

「400多輛車從北京市內到機場,可以避開擁堵的最佳路線是?」,量子電腦僅用幾秒就得出了結果。隨著半導體的高性能化迎來極限,量子電腦正作為左右國家産業競爭力的「未來大腦」被寄予厚望……
-
日本造出重現人類肌肉和骨骼的機器人
(2017/12/28)
-

這款名叫「腱悟郎」的機器人高167釐米,重56千克,參考了日本男性的平均數據。其肌肉、骨骼長度與人類只有約1%差別,能模擬人體約39%的肌肉種類和114種關節活動方式……
-
日本開發出能奔跑的雙腿機器人
(2017/12/22)
-

機器人腿長14釐米,奔跑時速可達4.2公里。如果換算成人類大小,速度相當於一流馬拉松選手。此前的雙足機器人大多直立緩慢行走,但這款機器人能以前傾姿勢快速奔跑……
-
破鏡能重圓?日本研發出可自我修復的玻璃
(2017/12/19)
-

玻璃破了不用怕,只要按壓一下,僅需約30秒就能黏到一起,在攝氏28度條件下1小時就能恢復到原來的強度。這種可自我修復的玻璃採用的特殊材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