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遊戲能治病?日本藥企啟動研發治療APP
(2019/05/14)
-

使用手機等,在遊戲內躲避障礙物,刺激大腦皮層——這是日本鹽野義製藥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電子遊戲APP。全球大型藥企開始涉足「數字治療」,背景是它們面臨著一個共同的煩惱……
-
日本研究用科學數據診斷抑鬱症
(2019/05/08)
-

抑鬱症患者經常無法正確回答醫生的問題。還有的患者尚未痊癒卻自認為痊癒,或是明明恢復了卻以為自己尚未痊癒。正確診斷患者的精神狀態並非易事,據説有時候即使服用藥物也不清楚效果如何……
-
當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玩上Ins
(2019/05/07)
-

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3月底開設了「Instagram」的帳號。他們使用過去的考察隊帶回來的圖片數據等,由宣傳人員不斷進行更新,幾乎每天都會上傳一張極光及企鵝等的圖片。據説目的是讓年輕一代了日本南極和北極的相關研究……
-
iPS細胞走向「私人訂製」,日本能繼續領先嗎?
(2019/05/07)
-

在停滯的平成時代,iPS細胞是一項突出的革新性醫療技術。日本在iPS細胞領域處於全球領先位置,但是歐美、中國等也在為了實現iPS等萬能細胞的實用化而推進研發,日本缺乏中長期規劃……
-
日本科學家呼籲立法限制基因編輯技術
(2019/04/29)
-

對於基因編輯等技術,7成左右的人恐懼比期待更為強烈。科學家們則更是明白新技術的恐怖之處……
-
日本確認隼鳥2號成功在小行星上製造隕坑
(2019/04/26)
-

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探測器在小行星上製造人工隕坑。隼鳥2號將嘗試在隕坑附近著陸……
-
中日誰將最先量産「上帝粒子」?
(2019/04/26)
-

「希格斯玻色子」(俗稱:上帝粒子)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研究對象。如今可以大量製造這種基本粒子的研究設施「希格斯粒子工廠」正廣受關注。日本在相關工廠的建設計劃上領先一步,但中國似乎有後來居上之勢……
-
沒有IT大企業的日本如何推進AI戰略?
(2019/04/23)
-

中美各自有著BAT和GAFA等大型IT企業,掌握著大量且優質的大數據,在人工智慧領域領跑。日本擔憂在競爭中落後,其立場是強調倫理層面的危險性,提倡「以人為本」,這與歐洲一致,日歐力爭制定國際規則……
-
日本確認移植他人iPS治療眼病安全性
(2019/04/19)
-

研究團隊給5名患者移植他人iPS細胞培養的視網膜細胞,確認在過去1年狀況良好且安全……
-
日本開發出電動義肢 沒電也能用
(2019/04/16)
-

東大博士孫小軍創立的BionicM開發出兩款電動義肢,孫小軍本人因病失去右腿。不少電動義肢一旦沒電,馬達就會停止運作,導致無法活動。這款義肢即使沒電也能依靠人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