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確認隼鳥2號成功在小行星上製造隕坑
2019/04/26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4月25日宣佈,已發現「隼鳥2號」探測器在小行星「龍宮」上製造的隕坑,並且成功進行了拍攝。金屬彈擊中的位置出現直徑10米以上的凹陷。日本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探測器在小行星上製造人工隕坑的壯舉。
![]() |
探測器隼鳥2號在小行星龍宮上製造的隕坑(中間右上的暗色凹陷部分)(圖片由JAXA等提供) |
5月下旬以後,隼鳥2號將嘗試在隕坑附近著陸,力爭採集被認為殘留著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痕跡的地下岩石等。在同一天的記者會上,項目負責人津田雄一表示,「製造出了隕坑。可以説是巨大成功。高興得要跳起來」。其同時還解釋稱,「發現在直徑約10米的範圍內地形發生了變化」。
隼鳥2號4月5日向龍宮發射金屬彈丸。砂石等飛舞的情形被攝像頭拍到,地表被認為形成了隕坑。4月25日中午,隼鳥2號接近至距離龍宮約1700米高度,從上空拍攝了疑似金屬彈擊中的地點。與3月擊中前的圖像對比,鎖定了以前不存在的隕坑。
製造人造隕坑是為了清楚觀察不易受太陽光和宇宙射線影響的地下岩石和砂粒,同時將之採集後帶回地球。這將成為探索宇宙形成等的線索,據稱地下保留著弄清太陽系誕生之時的謎團的痕跡。
JAXA討論在隕坑附近著陸,採集地下的物質,但如果地形過於險峻將放棄。僅憑從上空觀測,即可獲得地表和地下的物質有哪些差異等寶貴資訊。
嘗試調查小天體的地下狀況在世界上很罕見。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的「深度撞擊號(Deep Impact)」探測器2005年促使觀測設備與彗星相撞,觀測了飛散的物質,但沒有著陸和採集。此外,被稱為「美國版隼鳥號」的「OSIRIS-REx」 小行星探測器也沒有製造隕坑的計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