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即將抵達目標小行星
(2018/06/07)
-

預計將於27日前後抵達小行星「龍宮」,之後用約1年半時間採集物質,2020年底返回地球……
-
日本便秘新藥不斷 不同原理産生療效
(2018/06/05)
-

日本約有450萬名便秘患者,至今藥物幾乎都是以增加排便中水分的氧化鎂或者刺激腸道活躍的番瀉樹為主,不少患者症狀未見改善。但近來新藥不斷,適用於不同患者,有的能使排便次數增加4倍……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接近目標小行星
(2018/06/04)
-

隼鳥2號已靠近距小行星高度20千米處,最早21日抵達預定位置,將探索生命起源……
-
救火更安全!日本開發空中懸浮滅火機器人
(2018/05/31)
-

該機器人為細長管狀,借助向下噴水懸浮在空中,能進入建築物尋找火源,還能通過攝像頭拍攝火災現場,適用於人難以靠近的火災情況。開發者表示,「希望不再有消防員因救火而喪命」……
-
日本民企將承接國際太空站釋放超小型衛星業務
(2018/05/30)
-

將由三井物産和創業企業Space BD承接。利用國際太空站釋放被認為不容易讓衛星發生故障……
-
日本年輕科研人員眼中的競爭力死角
(2018/05/28)
-

在針對日本年輕研究人員實施的調查中,8成受訪者回答「日本的科學技術競爭力出現下滑」。他們的相關回答流露出對日本研究一線現狀的危機感和對未來的悲觀……
-
日本走近iPS再生醫療
(2018/05/24)
-

自京都大學的山中伸彌教授等人在iPS細胞研發上取得成功,至今已過去10年時間。除了本次心臟病臨床試驗獲批,眼部老年黃斑變性已在治療階段,帕金森、血小板減少症和脊髓損傷也正在計劃中……
-
京都大學將啟動向日本企業和大學等提供ES細胞
(2018/05/22)
-

如果ES細胞的治療研究在日本國內得以推進,預計將將促進再生醫療的應用……
-
日本研製出新型衛星電池 製造成本降至10分之1
(2018/05/21)
-
鈣鈦礦型光伏電池厚度將不到1微米,並可折疊,到達太空後展開。但光電轉換效率僅為5%……
-
第一批建築機器人要「上崗」了
(2018/05/17)
-

日本建築公司清水建設日前公開了一批可以在建築工地工作的建築機器人。在日本,隨著大批熟練工人逐步走向退休,將他們的技術「傳授」給機器人已成為當務之急。這批建築機器人最早將在今年秋季走進建築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