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上帝粒子」讓解讀宇宙形成之謎向前邁進

「上帝粒子」讓解讀宇宙形成之謎向前邁進

2012/07/05

PRINT

    全球物理學家40多年來一直在追尋的終極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於7月4日基本得到確認。雖然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仍然表示「需要進行進一步驗證」,但歷史性發現已經近在眼前。解釋宇宙形成和物質來源之謎的基本粒子物理學的基本理論「標準模型理論」的「最後一環」終於找到,該理論的正確性將得到證明。

圖為檢測「希格斯玻色子」的裝置。圖由歐洲核研究組織(CERN)提供。
     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之前就已基本確立的「標準模型理論」認為,在宇宙誕生之初的大爆炸之後産生的基本粒子重量為零,並以光速四處飛散。

      在宇宙急劇膨張並冷卻之後,希格斯玻色子開始充滿整個宇宙空間。希格斯玻色子像糖稀一樣附著在基本粒子上,使其停止了運動。科學家認為正是因為難以移動,基本粒子才擁有了重量。

      在以光速飛散時,基本粒子即使發生碰撞也不會相互吸附。由於重量的産生,基本粒子變得更容易聚集。基本粒子聚集在一起就産生了原子核,隨後宇宙空間就誕生了氫等原子。

     氫等物質的氣體聚集在一起,就産生了星,眾多星聚集在一起構成了銀河。在這樣的過程中,地球上誕生了生命,於是形成了如今的世界。

     希格斯玻色子之所以被稱為「上帝粒子」,是因為與宇宙和物質形成存在很深的關係。如果上述發現得到最終證實,就將朝著揭開宇宙由哪些基本粒子構成、如何發揮作用等現代物理學最大謎團邁進一步。

    但是,人類周圍存在的物質在整個宇宙中僅佔4%。據稱來自不明的「暗物質」充滿了宇宙空間,但利用目前的「標準模型理論」無法作出解釋。

     新理論認為暗物質由未知的基本粒子構成。在此次成果的刺激下,對這種基本粒子的探索有望取得進展。

    相關報道:「上帝粒子」被證實存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