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哪所大學用智慧財産權賺錢最多?
2018/07/19
日本文部科學省發佈的對全日本66所國立大學進行分析的報告顯示,東京大學2016年度的專利等智慧財産權收入位居首位。京都大學(第2),大阪大學(第3)等規模較大的大學緊隨其後,不過研究人員較少的地方大學也表現突出,例如德島大學排在第7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基於文部科學省7月18日公佈的《大學技術轉移相關報告》,對各所大學的智慧財産權收入等進行了比較。
![]() |
京都大學 |
在收入額方面,東京大學因東大初創企業的成長,獲得了8.1億日元的收入,位居首位。京都大學以5.4億日元的收入位居第2,京都大學握有多項有望應用於再生醫療的iPS細胞相關專利。
在地方大學方面,德島大學的專利收入突破了1億日元。德島大學開發出減輕中風後肢體麻痹情況的療法,為專利收入增加做出了貢獻。這顯示出,通過將研究成果賣給企業,財政狀況嚴峻的地方大學也能夠確保自主財源。
在研究人員的每人平均智慧財産權收入方面,東大以12.3萬日元居首。德島大學為8.8萬元,排在第3位。4名以下的大學中,九州工業大學等研究人員較少的專科大學排名靠前。
而研究人員較多、研究費也較高的地方知名大學則排名靠後,例如北海道大學排在23位,筑波大學排在30位,廣島大學排在31位,神戶大學排在39位。日本文部科學省認為,這些大學把研究成果出售給企業的技術轉移機制存在問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