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大阪大學發現控制精子受精能力的遺傳基因群

大阪大學發現控制精子受精能力的遺傳基因群

2019/08/27

PRINT

      日本大阪大學使用高效改變遺傳基因的「基因組編輯」技術,發現了控制精子受精能力的遺傳基因群。詳細調查這些遺傳基因,將有助於查明男性不育的原因以及開發治療方法。此外,抑制遺傳基因活動的藥劑則被認為可成為男性用的避孕藥。這一發現將於近期發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電子版)上。

   

      在人類精巢中,約有1000個發揮機能的遺傳基因。其中包括機能十分相似的「家族」基因,即使某個遺傳基因不工作,其他的遺傳基因也會補全機能,從而維持受精能力。過去逐個使遺傳基因無法發揮機能的研究手法難以找到導致不育的遺傳基因。

   

      大阪大學特聘準教授藤原祥高、助教野田大地、教授伊川正人和美國貝勒醫學院通過基因組編輯技術全部摘除了家族基因,使其無法補全機能。

   

      在實驗中,將多只雄性老鼠的「Pate」基因家族中的9個遺傳基因全部破壞,然後讓這些雄性老鼠與正常的雌性老鼠交配。結果發現,精子的蛋白質出現異常,出現無法與卵子結合等症狀。

   

      「血清胱抑素」的基因家族也是一樣,同時摘除8個遺傳基因,也會産生同樣的症狀。通常接近100%的懷孕率降至10%以下,出生的後代數量也急劇減少。研究團隊認為,在人類身上也存在相同的機制。

   

      今後計劃通過將摘除的遺傳基因逐個放回去等手法,找到家族基因中特別重要的基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