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用牛腱製造人工韌帶
2020/09/21
日本帝人與醫療初創企業CoreTissue BioEngineering(CTBE)致力於人工韌帶的量産化。在人體不産生排異反應的情況下,移植牛腱來代替斷裂的韌帶。主要面向運動員等,力爭2025年前後實現商用化。
人工韌帶為16釐米左右的白色棒狀,在乾燥狀態下提供給醫生。醫生將牛腱浸泡在生理鹽水中,用於手術。移植的牛腱會逐漸被吸收,成為人體組織的一部分。順利的話,情況將在約3個月後穩定下來,術後8個月到1年就可以恢復高強度的體育運動。
![]() |
使用牛腱製成的人工韌帶 |
據CTBE介紹,韌帶損傷在日本每年約有2萬起,在美國每年達到18萬起。其中頻率最高的是「膝蓋前交叉韌帶損傷」,人工韌帶設想用於這方面的手術。在膝蓋受力角度不當時,連接膝蓋骨的韌帶會發生斷裂,即膝蓋前交叉韌帶損傷。10~20多歲的運動員容易發生這種情況,如果不重建韌帶,就無法做劇烈運動,很多人因此而退役。
以往也有移植患者自己的肌腱來重建韌帶的方法,但缺點是移植部位的肌腱減少、不能充分運用肌肉,再次斷裂時無法重新摘取肌腱。
CTBE通過風險投資企業WERU Investment的早稻田大學專用基金出資成立,目的是為了將早稻田大學教授岩崎清隆的人工韌帶研究實用化。近期還接受了帝人的部分出資,計劃從2022年開始臨床試驗,到2025年開始商用。
CTBE開發出了從患者身體以外移植組織時所需的「脫細胞化」處理技術。在人工韌帶的移植手術中,需要去除移植組織的細胞。如果不去除的話,患者的抗體會將組織內的細胞視作外敵進行攻擊,從而引發炎症。
在燙傷等皮膚外傷方面,此前已經確立了將豬皮等進行脫細胞處理後移植的技術。不過,能去除細胞的只有皮膚等較薄的組織,用於去除細胞的藥品無法滲透到棒狀肌腱的中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