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誕生的?這個問題依然是一個謎。最近,出現了一種新説法,認為某種岩石承擔了重要作用。那麼,生命和岩石到底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呢?
3月,日本地球生命研究所(ELSI)的成立儀式和首個國際研討會在東京工業大學舉行。該研究所被納入日本文部科學省的世界頂級研究基地計劃(WPI)。今後將詳細重現地球形成初期的情形,力爭查明生命誕生之謎。
 |
重現地球誕生初期環境的實驗的高壓發生裝置和雷射設備 |
關於生命起源,主流觀點一般認為,原始海洋不斷累積作為生物材料的有機物等,然後通過化學反應産生蛋白質等,進而産生了生命的共同祖先。
日本地球生命研究所正在研究生命誕生於深海熱水噴出的環境的説法以及原本誕生於火星的説法,同時還將驗證認為生命誕生與「蠕變(KREEP)岩」這一岩石有密切關係的新説法。這就是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丸山茂德等人提出的自主觀點。
今後將根據這一説法,從太陽系行星的形成開始研究。根據大碰撞理論(giant impact theory)這一有力説法,在地球誕生時期,曾與相當於火星大小的天體發生碰撞,結果誕生了月球,同時地球形成了粘稠的熔化狀態。
其後,地球冷卻固化。以往認為從地幔底層開始固化,但日本地球生命研究所所長的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廣瀨敬表示,最近的研究表明「從地幔中間開始固化,然後固體層向上下不斷延展」。
據推測,不久産生了由斜長岩這一岩石和蠕變岩構成的原始陸地。日本地球生命研究所今後將利用超高壓高溫發生裝置通過試驗驗證這一過程。
陸地産生後,降雨將形成湖泊,有可能在蠕變岩和熱能等的作用下産生生命。丸山教授表示:「蠕變岩是最適合産生生命的岩石」。
蠕變(KREEP)岩的「K」指的是鉀,「REE」指的是稀土,而「P」指的是磷。K和P都是生物非常需要的營養成分。而稀土的各種元素具有促進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功能,因此或與生物機制的形成存在關係。
在生命形成時,除了水之外,還需要多種元素。新説法認為,碳和氮可由大氣供給,而鉀等將來自蠕變岩。時候這一些列的地球形成過程才促進了生命的誕生?今後研究將全面展開。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賀川雅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