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爆買廢舊瓦楞紙引發日本供應危機
2018/11/05
由於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日本國內對瓦楞紙短缺的擔憂正在加強。這是因為最大生産國中國將作為瓦楞紙原料的廢紙的供應來源由美國轉向日本,進行「爆買」。日本的廢紙流通量減少,局部開始出現缺貨。在保持快速出口的背景下,在屬於需求旺季的冬季,瓦楞紙短缺導致物流陷入混亂的事態開始有了現實意味。
![]() |
日本最大的瓦楞紙板製造商王子Materia董事福嶌悟郎針對目前的困境表示,「有些工廠是在擔憂當天是否能進到廢紙的情況下進行生産」。現階段沒有對生産造成影響,但對今後的生産存在不安。排在行業第2位的Rengo公司9月因廢紙不足而進行了減産。業內還發生了被稱為「紙芯」的紙板出現缺貨的情況。
為何會出現廢紙短缺呢?原因在於,中國領導層貫徹的環保政策再加上中美貿易戰,導致中國正在爆買日本産廢紙。
出口價格上漲
中國2017年瓦楞紙板産量達到4720萬噸,是日本的約5倍。從2018年起,中國對進口廢紙中含有的雜質比例進行嚴格限制。有分析認為,相對於和其他垃圾一起處理的歐美的廢紙,具有垃圾分類習慣的日本的廢紙品質更高。
中國5月在事實上暫時停止進口雜質較多的美國廢紙。8月為對抗美國啟動關稅,對美國廢紙徵收了25%的反制關稅。中國的購買需求集中到了比美國廢紙物美價廉、離中國也更近的日本廢紙上。
面向中國廢紙出口占到今年出口量的7成以上,價格出現上漲。作為指標的關東製紙原料直供商工組合(簡稱關東商組)的10月裝船出口價格達到每公斤27.5日元(約合人民幣1.7元),比1月裝船價上漲43%,逼近2017年7月的歷史高點(27.7日元)。有利可圖的出口當前或將增加。
「如果目前的出口增長局面持續下去,廢紙將出現短缺」,市場上的擔憂升溫。關東商組的估算顯示,2018年廢紙回收量為近1100萬噸,而日本國內造紙公司的需求量接近900萬噸。如果出口量控制在200萬噸以內,日本國內不會出現短缺。1~9月的總出口量為150萬噸,但5~9月每月平均為約20萬噸,同比高出4成。瓦楞紙短缺的分界線正在逼近。
受出口價格帶動,日本國內價格也有所上升。進入10月後,日本國內造紙公司相繼宣佈提高作為瓦楞紙箱材料的紙板的價格。同時要求廢紙批發商控制出口,用於供應國內。
對此批發商顯示出不滿。2018年初庫存膨脹的造紙公司減少收購廢紙。批發商為推進出口而奔走,經受了窘境。東京都內的一家致力於出口的批發商憤怒地表示,「造紙公司在廢紙充足時説通過出口渡過難關,一旦出現短缺就説優先供應國內。太自私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