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臨時總理巴育於2月6日在曼谷會見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等媒體,在提及正在討論與日本合作的長途鐵路建設計劃時表示:「我認為最終目標是引進日本新幹線」。
 |
泰國臨時總理巴育 |
巴育自8日起訪問日本,9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
泰國已與中國就聯合建設連接寮國邊境東北部~東部、曼谷~中部的2條南北長途鐵路達成協定。此外,與日本就連接緬甸邊境西部~曼谷~東部的東西路線展開合作的方案已浮出水面。
巴育強調:「雖然與中國簽署了協議,但日本無需擔心」。表示希望磋商東西線計劃,推進商業化調查,在資金等方面探討展開合作。
穎拉前政權曾對引進日本新幹線顯示出興趣。巴育稱「知道新幹線良好的可靠性,但存在預算制約」,打算對現有鐵路進行復線改造,引進被稱為「標準軌」的適合高速大量運輸的規格,分階段推進建設計劃,之後將引進高速鐵路。巴育在提及新幹線時表示,「在此次訪日過程中,希望通過自己的眼睛加以確認」。
在首腦會談中,巴育打算就日本參與泰國協助開發的緬甸南部「土瓦(Dawei)經濟特區」一事展開磋商,表示「信賴日本的技術實力。如果日泰兩國展開投資協作,其他國家也容易參加」。
曾擔任陸軍總司令的巴育,去年5月在政局長期混亂的情況下,發動了推翻前政權的軍事政變,隨後擔任了臨時總理。巴育表示「我並非獨裁者。而且不拒絕民主化」,進而稱「前政權無法發揮功能,而反政府勢力也不讓步。新政權必須像日本那樣,經過選舉上台執政」,要求各方給予理解。
關於轉向民選政府的時期,巴育提及9月公佈新憲法,在2個月內制訂相關法律,並最快在年內舉行大選。不過,稱「如果政局不穩定,有可能推遲大選」,明確表示軍事政變以來持續的戒嚴令目前仍不會解除。
關於泰國力爭實現的民主主義,巴育表示「與歐美和日本相同」,但同時稱「並非只要進行選舉就允許有貪污。泰國不像日本那樣,存在問題閣僚辭職的習慣。在歐美和日本,(貪污等)問題不會發生,因此或許難以理解」,批評了政黨政治家的貪污問題。
(高橋徹 曼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