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在12月16日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全體一致決定將聯邦基金(FF)利率的誘導目標上調至0.25~0.50%,終結了自2008年12月以來持續的事實上的零利率政策。
0.25%的加息幅度符合此前預期,金融市場也已有所預料。今後成為焦點的是(1)今後的加息速度、(2)美聯儲資産負債表的壓縮時間這2點。
此次,調整後的FOMC參會成員(17人)的基準利率預測顯示,新的中間值截至2016年底為1.375%。與9月的上次預測相同。假設每次的加息幅度為0.25%,2016年將加息「4次」。
FOMC聲明針對今後的加息速度,在2個處納入了「緩慢(gradual)」這一表述。關於「緩慢」的加息進程,美聯儲僅僅稱「並非機械性的」(主席葉倫),但市場的共識是,「不會1次加息0.5%」、同時「(每年8次的)FOMC會議不會連續加息」。因此,2016年加息預計是在相當於各季度末的3、6、9、12月的FOMC會議上分別加息0.25%,這有望成為市場的共識。
美聯儲在2008年9月的雷曼危機後,通過3次量化寬鬆政策(QE)購買的長期國債和住房抵押貸款支援證券(MBS)達到約4.5萬億美元。雖然新增購買已經停止,但持有債券到期的部分仍一直進行相同金額的再投資,以確保債券市場的穩定和供求。
今後,美聯儲將縮減和停止再投資,開始壓縮資産負債表,這一時間正在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與此相關,新納入此次聲明的是「well under way」這一表述,即認為利率政策的正常化要在順利推進之後。
葉倫在記者會上拒絕具體明確説明利率政策的正常化是基準利率達到1%還是2%之後。但在FOMC聲明中指出「這一方針將支撐金融市場的寬鬆條件」,通過這一鴿派信號指出將慎重推進有可能導致債券市場動盪的資産負債表的壓縮。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大和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