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五

  • 0411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經濟政策 > OPEC意外達成減産協議 時隔8年改變方針

OPEC意外達成減産協議 時隔8年改變方針

2016/09/29

PRINT

  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OPEC)9月28日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臨時大會,針對將14個成員國的原油日産量限制在3250萬~3300萬桶出乎意料地達成協定。會議前曾被認為由於利害關係對立,很難達成協定,但目前原油價格觸及極限,成員國均抱有危機感。在過去2年裏,一直重視爭奪市佔率、持續增産的歐佩克將明顯改變方針。

  歐佩克14個成員國截至8月的日産量為3324萬桶,此次協議具有「減産」的色彩。自金融危機後的2008年以來,這是歐佩克時隔約8年首次減産。計劃11月30日在維也納的總部舉行大會,屆時敲定詳細措施,正式達成協定。

  臨時大會後舉行記者會的歐佩克主席國卡達能源部長薩達(Mohammad bin Saleh al-Sada)表示,「歐佩克有必要加快採取促進市場均衡的措施」,強調了轉變政策的意義。當初僅為非正式會議,意在掌握現狀,但認為成員國對合作持積極態度,因此將會議升格為臨時大會。

  在此次協議中,對於希望確保增産餘地的伊朗等國,沙烏地阿拉伯作出了巨大讓步。1月美歐經濟制裁解除以後,伊朗一直未放棄持續增産的想法。對於因政局動盪等原因而生産量大幅下滑的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將靈活應對」(薩達),計劃承認例外措施。實際上有分析認為,減産的很大部分需要由沙特承擔。

  歐佩克自年初起,一直在探索根據某個時間點的産量設置上限的「凍結增産」的可能性。在此次會議之前,伊朗和沙特的見解存在分歧,兩國均對達成協定顯示出懷疑的看法。但是,結果不僅是凍結增産,還將啟動減産,在最後關頭,兩國明顯相互妥協。對於束手無策之際對原油市場的影響,成員國似乎抱有強烈的危機感。

      原定參加會議的非成員國俄羅斯以OPEC內部步伐混亂為由取消出席會議,此舉也可能促使成員國加強了團結。OPEC今後計劃與俄羅斯等非成員國磋商,為實現原油市場供需的穩定尋求合作。

      OPEC在14年11月的大會上,為對抗北美的頁岩油,轉為優先確保市佔率的戰略。15年12月擱置了此前日産3000萬桶的生産框架,允許成員國酌情實施增産。該戰略導致原油價格急劇下跌,從而導致産油國陷入財政困難。OPEC面臨著確保供給量和推高原油價格的兩難課題,在此背景下,OPEC認為繼續擴大供給量並非良策。

       在28日的原油市場上,OPEC出人意料的實施減産受到市場歡迎,賣盤佔據優勢。國際指標北海布蘭特原油期貨即將到期的原油期貨價格一度上漲至1桶接近48美元,創下約3周來的最高值。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黃田和宏,久門武史 阿爾及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