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國漁民這樣説……
2016/12/02
中村裕:中國與菲律賓等周邊國家在南海有主權之爭。2016年夏季,約230艘中國漁船進入東海日本主張的領海的毗連區。9月中國漁船與南韓海警的衝突升級,造成了中國船員的死亡。中國漁船為何屢屢如此?是出於愛國?履行義務?還是為了錢和生活呢?此次,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直接採訪了中國漁民。
在離南海最近的中國南部最重要港口潭門鎮,停靠著大量中國漁船(10月中旬,海南省瓊海市) |
10月中旬,筆者走訪了中國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鎮——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這裡距南海很近,當天,潭門遭受颱風襲擊,一片狂風暴雨,天氣十分惡劣。很多漁船停靠在碼頭,無法出門捕魚的漁民聚集在碼頭附近的餐廳,從早上就開始圍著桌子喝啤酒聊天。
見此情景,筆者頂著暴雨沿碼頭向港口走去,在一艘掛有中國國旗的大型漁船上,筆者看到了一位身披雨衣,貌似在指示船員工作的船長。
筆者小心試探著和他聊天。他姓郭(59歲),21歲開始當漁民至今已有38年。現在是一艘大型漁船的船長,手下有13個漁民。
看到郭船長似乎完成了手上的工作,筆者直接問道:「南海和釣魚島,究竟屬於誰?」
在這艘4年前花400萬元置換的自以為傲的漁船甲板上,郭船長點燃一支煙,抽了一口後慢悠悠地回答:「南海和釣魚島當然是中國的。話雖這麼説,但對於我們來説,最近南海並沒有太大吸引力……」
郭船長耐心地告訴了筆者南海最近的情況。
這個港口小鎮之前作為通往南海的玄關、中國重要的戰略性港口,不斷發展繁榮。近幾年,潭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功臣就是硨磲貝。
硨磲貝的個頭比普通貝類大很多,有的甚至長達數十釐米。白色的光澤十分迷人,主要棲息在南海等海域的珊瑚礁中,在中國被視為吉祥之物,常用來加工成雕刻品。有時單個的交易價格高達數萬~數十萬日元。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很多富人為了尋找硨磲貝來到潭門,這個小鎮也由此興盛起來。
硨磲貝帶來的財富和濫捕代價
進入2000年代以後,以潭門為據點的漁船迅速增加。相比魚類,漁民更想捕撈硨磲貝,於是頻繁前往南海,以這裡為據點的漁船目前有300~400艘,漁民約有1000人。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