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歐美日等組成的20國集團(G20)將從4月16日起在美國華盛頓召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商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改革問題。新興市場國將施加壓力要求擴大發言權。出於對現有國際金融機構的不滿,在中國主導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籌建工作正在順利推進,估計IMF改革問題將再次受到熱議。
為商討世界經濟的現狀和金融領域的監管問題,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每年都要召開數次。作為本次會議的正式議題之一,預計IMF改革將會成為焦點。
IMF擁有188個成員國,承擔著國際金融的核心任務。該機構應成員國的要求提供融資,目前正聯手歐盟等向陷入財政危機的希臘提供援助。自1945年成立以來,一直在最大出資國美國的主導下開展運營。
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要求獲得相應發言權的中國等對這一機構的不滿日益增強。為此,IMF於2010年歸納出了提高新興市場國出資比例的改革方案,但由於未得到美國國會的批准而被擱置。
估計在本次會議上,新興市場國將再次與美國等商討如何向前推進改革。可能會摸索出一個在提高新興市場國出資比例的同時,為美國保留一定許可權的方案。
不僅是IMF,新興市場國對亞洲開發銀行(ADB)和世界銀行等由已開發國家主導的現有國際金融機構同樣抱有強烈不滿。例如在急需獲得貸款的時候,卻不得不忍受長時間的審查等,這讓一些新興市場國感到不悅。中國著手創建亞投行的背景正是出於對現有金融機構的類似不滿。
截至3月底,已有亞洲新興市場國等約50多個國家和地區表明了加入亞投行的意向。七國集團(G7)成員中的英法德也宣佈加入,但日美以運營不透明等為由,目前還在觀望。
G20成員中也有多國已經宣佈加入亞投行,德國政府表示出將在本次會議上討論亞投行運營問題的想法。各國還有可能討論日美所擔心的亞投行的融資審查體制及與亞開行、世界銀行的業務分擔等。日德、日美雙邊財長會談的討論內容也將受到關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