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召開之際,中國加強了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攻勢。為了促使人民幣納入由美元和歐元等構成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儲備資産,中國加強了遊説工作。歐洲國家對於2015年內納入人民幣持積極態度,但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問題上與中國保持距離的日美兩國則並未放棄慎重態度。
IMF的儲備資産被稱為特別提款權(SDR),在發生貨幣危機等情況下,IMF允許成員國之間互換貨幣。目前,SDR的儲備貨幣包括美元、歐元、日元、英鎊4種。
雖説只是難以自由交易的「貨幣籃子」,但如果被納入,作為主要貨幣成員的地位將在事實上得到承認。2015年是5年一度的儲備貨幣調整之年。中國配合此次的G20峰會,加強了對IMF成員國的遊説。
G20主席國土耳其的副總理阿里•巴巴詹在4月17日的記者發佈會上,針對人民幣納入SDR一事稱,「作為G20整體尚未討論,但在與IMF總裁拉加德的會談中涉及」。此外,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透露,16日在與拉加德會談時,圍繞SDR展開了磋商。
拉加德在G20峰會之前的3月23日,在中國與總理李克強舉行了會談,就SDR問題表達了積極推動加入審查的意向。考慮到中國方面已全面展開事先疏通,似乎已開始試探在理事會表決中起關鍵作用的國家的態度。
如果人民幣納入SDR,還將有助於IMF加強財務基礎,因此在IMF內部有觀點認為「歡迎中國納入SDR的聲音為多數派」(高官)。
當然,關於人民幣納入SDR,在IMF成員國之中,態度未定的國家仍然很多。很多成員國感到為難的是SDR納入基準的解釋。IMF規定相應國家需具備符合國際貨幣的一定貿易規模、同時屬於「可自由交易」貨幣。而「自由」的定義存在模糊不清之處。
中國方面告訴各國,作為人民幣納入SDR的條件,將推進果斷的資本市場和金融領域自由化。與中國政府密切接觸的國際金融機構人士認為,「著眼於SDR審查,有望推出內容相當果斷的資本市場改革方案」,但難以判斷其時間和具體舉措。
已宣佈作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加入的德國的金融機構和英國財政部高官等相繼表示,原則上支援人民幣納入SDR。這顯示出相關國家認為,與亞投行一樣,支援人民幣納入SDR是對華外交的有力武器。
另一方面,麻生16日僅僅表示,「中國存在資本管制,放寬限制值得歡迎」。此外,美國財政部長雅各•盧也表示,「為了滿足SDR標準,需要進一步的資本自由化和改革」,避免了明確表態。
在日美兩國內部,很多慎重觀點認為「中國資本改革的實效性和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不透明,無法支援人民幣迅速納入SDR」(當局相關人士)。在亞投行問題仍未解決的情況下,日美兩國很難積極支援中國人民幣加入SDR是實情。
(矢澤俊樹 華盛頓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