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國巴克萊資本銀行的舉措為背景,國際基準利率「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LIBOR)」存在違規操控,且歐美多家大銀行都涉嫌操控利率。由此,為了利益甚至恣意操控基準利率的金融界弊病開始逐漸浮出水面。
 |
巴克萊資本銀行總部 |
事情發生得非常突然。6月27日,巴克萊資本銀行被美國和英國當局處以2.9億英鎊的鉅額罰金。原因是其「試圖操控和虛報拆放利率」。
LIBOR是制定面向住宅貸款和企業貸款利率的基準,如果擅自改動這一利率,將導致全球拆放利率失控。不顧金融當局的嚴格管制,涉足利率操控這一惡劣行為的巴克萊資本銀行對此反應消極。
7月2日,英格蘭銀行行長金恩與巴克萊資本銀行會長進行會談時表示,「已無法信任戴蒙德首席執行官」。次日早晨,已對員工提出準備進行經營重建的戴蒙德宣佈引咎辭職。首席運營官也不得不隨之辭職。
巴克萊資本銀行不顧惡劣影響多次違規操控拆放利率。CFTC和英國金融服務機構(FSA)在調查時發現該行存在明顯的違規行為。
2006年2月,以美元計價的金融派生商品貿易商曾向LIBOR交易員發過這樣一封郵件,內容是「希望儘量提高1月期和3月期的金融派生商品利率。3月期的高利率保持在10天左右」。
LIBOR是英國銀行協會統計大銀行申報的拆放利率,然後計算出基準利率的職能。如果謊報利率,操控LIBOR,就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與之相關的各種借貸利率,從而從中謀利。據悉,巴克萊資本銀行在2005年到2009年的4年裏,一直進行違規操控以謀取利潤。
「很榮幸為您效力」,「已處理妥當,一切為您服務」,從交易員回復的郵件也看不出任何對違規操控利率的罪惡感。
雖然向英國銀行協會申報的利率未必是實際借貸利率,但在傳統的君子協定基礎上制定LIBOR存在一定漏洞。
之所以違規操控利率之風盛行,是因為其他大銀行也脫不了干係。以下是他們之間的郵件往來情況。
其他銀行的貿易商稱,「(LIBOR)的數值不變的話,我將損失嚴重」。
巴克萊資本銀行的貿易商稱,「我和(巴克萊銀行的負責人)談談看吧」。
其他銀行的貿易商稱,「真是幫了大忙了。有空,一起去喝一杯吧」。
從郵件交流可以發現,LIBOR的違規操控在大銀行之間不斷蔓延。在全球大銀行雲集、貿易商移民活動盛行的倫敦城,某位大銀行的相關負責人稱,「在這個銀行相互爭奪利益的2000年代,到處瀰漫著只要有利可圖便無所不作的風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