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金融 > 香港市場利率出現上升 或影響房價

香港市場利率出現上升 或影響房價

2018/05/10

PRINT

  香港市場上作為貸款利率指標的市場利率出現上升。5月9日,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HIBOR)3個月期利率達1.75%,創下2008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由於香港當局實施買入港幣的匯率干預措施,使得資金供需趨緊,HIBOR連續18個營業日出現上升。有聲音擔心如果利率持續上漲,將對堅挺的房地産市場造成影響。 

   

  

  香港讓港幣與美元掛鉤,貨幣政策也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聯動。不過,隨著美國利率上漲,作為全球貨幣交易指標的美元計價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也出現上漲,而HIBOR則最初上漲緩慢。原因在於充足的投資資金從中國大陸流入香港,抑制了利率上漲。   

   

  HIBOR轉為上漲的契機是香港當局實施的匯率干預措施。由於4月上旬港幣跌至當局設置的下限,香港金融管理局(相當於央行)間斷性買入港幣干預匯率。當局從市場上買走港幣,民間銀行的結算儲蓄帳戶餘額出現減少,從而産生貨幣緊縮的效果。

   

  匯率干預前,3月期LIBOR和HIBOR的利差超過1%。雖然匯率干預後縮小至0.6%左右,不過港幣的拋售壓力依然很強。由於香港當局堅持採用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越來越多觀點認為「年中利率上升壓力將增強」。

  

    

  市場關心的是利率對房地産市場的影響。有觀點認為,港幣計價融資的一半與房地産有關。如果貸款成本出現增加,將對在低息背景下出現上漲的房地産價格産生影響。

      

  香港政府計算的私人住宅售價指數2年時間裏上漲了32%。美國調查公司Demographia透露,香港的平均住宅價格已達居民年收入的19倍,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

   

  在房地産交易過熱的香港,開發商介紹購房者不經銀行而是向其他金融機構貸款買房的情況很常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木原雄士 香港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