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F將再次下調世界經濟增長率預測
(2020/06/17)
-

IMF截至4月時預測2020年增長率為-3%,此次將進一步下調。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指出,「世界經濟與過去的危機不同,這是自大蕭條以來,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首次同時進入經濟衰退」……
-
日本地方財政缺口或達歷史最大規模
(2020/06/17)
-

經濟形勢惡化導致稅收下降,強化病毒檢測與醫療體制等又造成支出增加……
-
美國最長經濟擴張週期在新冠中落幕
(2020/06/15)
-

長達10年零8個月的美國經濟最長擴張突然終結。原因並非金融衝擊、而是病毒衝擊,因此過度債務等美國的金融扭曲並未化解,應對危機的舉措又讓債務越發膨脹。回顧歷史,發現邁向復甦的道路沒有先例可循……
-
經合組織:若疫情二次爆發全球經濟將下跌7.6%
(2020/06/11)
-
經合組織預測,如果疫情再次爆發,中國2020年的增長率為-3.7%,2021年轉為正增長……
-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美經濟2月進入衰退
(2020/06/09)
-

1~3月美國的實際經濟增長率折合年率環比下滑5.0%,有預測認為4~6月降幅將超過40%……
-
世行:全球經濟2020年將陷二戰後最嚴重衰退
(2020/06/09)
-

世行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將下降至-5.2%。不過預測顯示中國將保持1.0%的正增長……
-
美國取消香港優惠政策有多大影響?
(2020/06/01)
-

香港人口僅為740萬人,但貿易總額排在世界第7位。川普的強硬政策從短期來看,貿易的影響有限,將對香港的外資企業和大陸企業産生影響。當然,對進駐當地的美國企業等的打擊也很大……
-
台灣經濟2020年預計增長1.67%
(2020/05/29)
-
新冠病毒對策奏效,在宅需求帶來的伺服器相關零部件的特需支撐了出口……
-
世界通貨緊縮悄然靠近
(2020/05/20)
-

新冠病毒衝擊具有企業無法提供産品和服務的「供給不足」與消費減少的「需求不足」兩方面。如果供給不足更為突出,容易出現通貨膨脹,但中國顯示出的是需求減少嚴重的通貨緊縮風險……
-
預測:日本經濟復甦最快也要2021年下半年
(2020/05/19)
-

從23名民間經濟學家的預測平均值看,4~6月的GDP環比年率為下降21.2%,創下二戰後最大降幅。雖然經濟學家基本認為7~9月後將出現觸底反彈,但更多人預測要從疫情的打擊中恢復需要相當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