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美經濟重啟如履薄冰
(2020/04/17)
-

德國決定放寬經濟限制,美國也宣佈分3階段重啟經濟。如果人員流動變得活躍,感染可能再次擴大,存在醫療體系崩潰的風險。也有觀點認為,萬一大量人員感染,整個社會將群體免疫……
-
新冠疫情或讓全球經濟損失超5萬億美元
(2020/04/15)
-

IMF將2020年全球經濟的增長率預期下調至-3.0%,按單純計算超過5萬億美元,超過雷曼危機時。各國將通過超800萬億日元的財政刺激政策來應戰,但能否儘早平息疫情仍難以預料。世界經濟的更大風險因素是新興市場國家……
-
越南告別中美貿易戰「漁翁之利」?
(2020/04/14)
-

越南作為中美貿易戰受益者的格局出現動搖。該國1~3月實際GDP僅增長3.82%,創10年來新低。嚴格的疫情防控給經濟潑下冷水,佔GDP近一成的旅遊業大受影響,可能受到更大打擊的是對美出口……
-
IMF總裁:全球將出現大蕭條以來的景氣惡化
(2020/04/10)
-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世界各國準備採取8萬億美元的財政措施,因此明年將會部分恢復……
-
「冰凍」的世界城市和復甦萌芽的中國
(2020/03/31)
-

全球的城市似乎在被「冰凍」。為了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擴散,限制外出和營業的行動向全世界擴大。在全球的主要城市,除了東京外,休息日的交通擁堵情況幾乎為零。唯一在復甦方向上的是中國上海……
-
IMF:2020年世界經濟將陷入負增長
(2020/03/25)
-

IMF透露已經接到約80個國家的支援請求,計劃大幅強化緊急援助。預計2021年經濟將復甦…
-
疫情需求萎縮或發展成結構性問題
(2020/03/23)
-

世界多次跨過2008年雷曼危機和日本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及核電站事故等沉重打擊,一直維持增長。但此次在人員和貨物流動停滯這一點上有所不同……
-
疫情動搖「美國經濟1強」格局
(2020/03/18)
-

日本經濟2019年10~12月負增長,歐元區基本為零增長。美國經濟增長進入創歷史最長的第11年,在世界上被視為「1強」。但川普3月16日表示,美國「有可能」因新冠病毒疫情進入經濟衰退……
-
新冠病毒考驗全球化的世界經濟
(2020/03/17)
-

針對全球GDP,貿易的比率在1990年前後為30%左右,到2010年代提高至60%。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出現觸頂趨勢,但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斷裂有可能大幅拉低貿易……
-
新冠病毒大流行將給世界帶來多大損失?
(2020/03/13)
-

世衛組織宣佈將新冠病毒視為「全球大流行」級別,美國也決定禁止從歐洲入境。中美歐三大經濟圈的人員往來幾乎被阻斷。預測稱,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的損失僅2020年就將超過100萬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