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盟(ASEAN)股票市場上,市值超過1萬億日元的企業在增加。截至10月底已經達到59家,在最近兩年裏幾乎翻了一番。隨著人口增長和生活水準的提高,與基礎設施、金融、消費相關的企業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在2015年底形成區域內統一市場後,東盟的這些企業的影響力還將進一步擴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根據美國FactSet公司的數據等,對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等6個國家上市企業截至10月底的市值進行了統計。
市值超過1萬億日元的企業在2010~2012年僅為30家左右。即使按當地幣值計算,排名靠前企業的市值在過去4年裏也有了很大增長。市值超萬億日元的企業儘管與日本的110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市場和企業的厚度都在不斷增加。
其增長的原動力是東盟經濟高速增長、業務規模擴大到境外。東南亞最大通信公司新加坡電信的市值超過5萬億日元,高於在東證主板排名第10的瑞穗金融集團。該公司的業務遍及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印度,手機用戶超過5億。排名第三的泰國石油公司的市值則超過日本最大石油公司國際石油開發帝石(約2萬億日元)。
在金融方面,新加坡三大銀行的排名均在前五之內。各家銀行都在瞄准將於2015年底成立的東盟經濟共同體(AEC),爭取先行一步。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大型金融集團也排名靠前。
(川瀨憲司 曼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