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製造業PMI降至6年來最低 中美摩擦是主因
2019/06/04
美國總統川普5月5日在推特上突然宣佈提高對中國産品的關稅。美國商務部也在5月中旬針對華為啟動事實上的禁運措施。中美貿易談判的前景愈發黯淡,企業正面臨著不穩定的經營環境。PMI下降表明製造業對於向客戶發出訂單、生産、設備投資開始感到舉棋不定。
製造業很容易成為世界經濟迴圈的起點。因為和個人消費等相比,製造業的波動幅度大,並且不同於服務業,製造業很容易通過貿易與全世界的經濟活動形成聯動。2016~2017年隨著製造業景氣狀況改善,貿易量也擴大,呈現出「世界同步繁榮」的局面。
![]() |
新加坡的貨櫃碼頭(Reuters) |
進入2018年後,歐洲和中國的經濟減速,中美爆發了相互加徵關稅的貿易戰。根據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的統計,全球貿易量在2017年增長近5%,2019年一季度的增速銳減,同比僅增長0.4%,二季度則很可能轉為下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推算稱,如果中美貿易戰進一步激化,將壓低世界經濟增長率0.3個百分點。世界經濟減速看來很可能成為現實。
不過美國經濟在就業和工資增長的支撐下,內需保持保挺。安聯全球投資者的莫娜·馬哈詹認為,「目前消費者心理在繼續改善,對於中美摩擦的逆風有著一定的承受力」。市場普遍認為,如果中國經濟減速超過預期,中國政府將會追加推出經濟刺激政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後藤達也 紐約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