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宏觀經濟 > 德國GDP超日本,仍是“歐洲病夫”?

德國GDP超日本,仍是“歐洲病夫”?

2024/01/17

PRINT

   

    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編制的長期經濟預測報告令人震驚。到2026年,反映經濟增長平穩速度的潛在增長率將降至0.3%,達到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準,而且未來10年以上都不會上升到1%。自從兩德統一後,到因經濟低迷而被嘲諷為“歐洲病夫”的2000年代,德國的潛在增長率曾一直保持在12%,未來卻要下降到比現在的日本經濟增速還要低的水準。

  

    老齡化率22%,人手短缺加速

  

      德國面臨的最嚴重問題是勞動力短缺。與日本相同,德國的女性和老年人支撐了就業,但依然趕不上退休者的增加。老齡化率(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日本為29%,德國為22%。雖然因烏克蘭危機接收了100萬難民,但德國經濟諮詢委員會表示,“移民無法彌補勞動力大幅減少形成的缺口”。

  

      實際上,即便在經濟衰退的緊要關頭,德國的勞動市場依然正在保持穩定。根據IMF預測,德國的失業率在2028年將會達到略低於3%的水準,刷新兩德統一後的最低水準。與失業者氾濫的2000年代的10%左右的失業率形成對比的是,由人手短缺導致的的失業率保持低位。這一頗具諷刺的現象正是給德國經濟帶來不安的源泉。

  

      德國要想再次恢復增長活力,關鍵在於結構性改革和公共投資的成功與否。德國漢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yrus de la Rubia指出,“充實保育設施等,增加女性參與勞動的舉措是解決措施之一”。

  

      名義GDP被德國超越的日本,是德國應該學習的對象。Cyrus de la Rubia表示,“日本有充分利用數字化來應對人手短缺的經驗”。並且在此之上強調,“德國的企業和政治家當務之急是參考日本的經驗”。

  

      德國經濟增長活力衰退的原因,也在於國家存在方式的改變。朔爾茨政府將調整嚴格的國籍管理政策,為確保競爭力而全面承認雙重國籍。但出於對經濟低迷的不安感,使得很多選民對大量移民流入抱有危機感。此外,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飛躍發展等,割裂的跡象正在出現。

  

      即使定義為發展戰略的環境投資能夠成為王牌,德國企業用電費也在美國等的2倍以上,冒進的環保規定不可避免地遭到反對。面對競爭力的下降,內憂外患的德國經濟危機感越來越強。即使GDP排到世界第三,全世界經濟也要面對德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南毅郎 柏林報道

  

      歐洲病夫 是指自1990年兩德統一後,到2000年代長期低迷的德國經濟狀況。最初由於兩德貨幣的整合,使得原東德地區的個人消費增加等,出現了短暫的經濟繁榮,但由於結構改革緩慢,經濟繁榮只維持了很短時間。尤其是失業問題突出,失業率曾一度超過10%。

  

      使德國經濟走向復興軌道的是截止到2005年,一共維持了7年的格哈德·施羅德政府。政府著手進行勞動市場和社會保障的結構改革,將政策由保護失業者轉變為促進就業。令經濟實際步入增長軌跡的是後來的默克爾政府,經濟穩定帶來了長期執政。由於烏克蘭危機,德國難以採購俄羅斯的低價能源,德國有可能再次跌落成“歐洲病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9
投票總數: 2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