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日本産食品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2015年日本清涼飲料對華出口額增至上年的3.5倍,而蘋果則達到2.1倍。訪日中國遊客的增加似乎「引爆」了對日本食品的人氣。一方面,在跨境電商(EC)日趨普及的背景下,為了吸引來自中國國內的「爆買顧客」,日本食品企業間的競爭或將日趨激烈。
 |
麒麟的「力水」等以健康為賣點的飲料受到中國顧客的喜愛(京都市的自動販賣機) |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發佈的數據顯示,日本2015年以美元計算的對華出口額比上年減少12.3%,降至1427.1566億美元。由於中國經濟減速,自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2位數下滑,但在這種背景下,日本的食品出口卻逆勢增長21.3%,達到5.1241億美元,實現大幅增長。
尤其突出的是清涼飲料的增長。出口額增加至3.5倍,達到1504萬美元,按數量計算增至2.6倍,達到491萬升。不過,從統計數據中,難以得知具體哪些産品被用於出口。對於這一統計數據,朝日集團控股公司公關負責人有些不解地表示,主要日資飲料企業均已在中國實施本地化生産,因此「原則上不會從日本出口」。
解開這一謎團的關鍵是跨境電商。目前中國擁有「天貓(TMALL)國際」等多家跨境電商網站,正在形成消費者能輕鬆購買海外産品的環境。市場規模2014年達到3040億元。在這些網站,被認為是個人等從日本進口的産品被大量銷售,這一需求似乎推動了一部分食品和消費品的對華出口。
熱銷日本商品的共同點是帶有「吉利」和「健康」等關鍵詞。例如麒麟飲料的碳酸飲料「力水」,2015年位於京都知恩院的自動販賣機的銷售數量增加至約30倍。該公司公關負責人表示,由於中文名稱聽起來寓意好之外,還加入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似乎深受追求健康的中國人追捧」。
日本産蘋果由於具有中國喜慶活動不可或缺的紅色,作為禮品用的出口出現激增。在中國迎來春節前的1月,日本國産蘋果出口量同比增長約70%。
此前日本方面一直認為,難以保存、佔地方的食品難以成為中國遊客「爆買」的對象。但隨著跨境電商的普及,回國後購買日本産品成為可能,情況發生了變化。在中國跨境電商網站,明治及和光堂奶粉、嬰幼兒食品等作為「爆買」對象而倍受歡迎的商品可謂琳瑯滿目。
跨境電商對於日本的食品企業來説,還是吸引中國消費者的絕佳機會。卡樂比自1月起開始通過天貓國際銷售休閒食品「堅炸薯條」等。商品將從日本出口。今後,提升在訪日中國遊客中的知名度、通過跨境電商在中國擴大商品銷售的趨勢有望擴大。
日本經濟新聞 (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藤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