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農産品出口強勁 中國是最大買家
2017/08/14
日本農林水産品和食品的出口保持強勁。日本農林水産省8月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1~6月出口額同比增長4.5%,達到3786億日元。日本酒和牛肉出口額創出歷史新高,此前一度低迷的主力海産品扇貝也實現復甦。此外,各品類的分化也很突出,距離政府2019年出口額增加至1萬億日元的目標依然遙遠。
按出口目的地來看,對中國大陸出口在扇貝和圓木的拉動下增長了27%。對美國出口因牛肉出口強勁,增長了2%。對台灣出口受香煙等部分品類下滑的影響,下降了20%,對香港出口下降了4%,但不少觀點表示,日本産品的需求本身仍然堅挺。
![]() |
7月上旬,在倫敦的Lindley Hall,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和國稅廳首次舉辦的推銷日本酒類的活動「WABI」2天裏迎來近1500人。發泡日本酒和抹茶口味利口酒等獨特酒類受到當地買家的關注。
日本上半年的農産品出口額連續5年超過上年。增長的品類均為「日本製造」優勢明顯的産品。在健康意識加強的歐洲等地受歡迎的綠茶出口增長27%,達到68億日元,被稱為「雪花牛肉」的脂肪豐富的牛肉增長57%,達到79億日元,均創出歷史新高。向泰國出口「秋田牛」的秋田縣食肉流通公司2017年度出口額超過約900萬日元的2016年度。
按農林水産品的出口品類來看,居首位的扇貝正在擺脫此前的低迷。2016年上半年扇貝出口額下降28%,僅為218億日元,但2017年上半年增長3%,達到226億日元。北海道的主力産地因颱風導致幼貝死亡而持續低迷,但青森等其他産地的出口有所增長。
日本農林水産品雖具備品牌號召力,但受自然條件影響顯著,出口很難穩定增長。截至2015年在生鮮農畜産品中居首位的蘋果出口額大幅下降35%,僅為41億日元。由於2016年降雨不足等影響,日本國內蘋果産量下降,青森縣蘋果出口協會表示,「在(主要出口目的地)台灣受到歡迎的大蘋果較少」。
安倍政權提出了到2019年使農林水産品和食品的出口額增加至1萬億日元的目標。目標比2016年的7502億日元增加3成,以目前的增速難以實現。培育繼牛肉和日本酒之後的增長支柱成為課題。
例如,包含出眾工匠技藝的盆景和花木就是其中之一。香川縣的高松盆景出口振興會佔松樹盆景全國份額的8成,其負責人表示,「對中國富裕階層出口正在增加」。借助日本與歐盟已達成框架協議的經濟合作協定(EPA),對盆景、花木等徵收的6.5~8.3%關稅將立即取消,這也將構成利多因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