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正視自己的食品安全問題
2017/05/02
原島大介: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缺點放在一邊而去批評你,你會是什麼感受?今年3月,中央電視臺(CCTV)在「315晚會」上稱日本核輻射食品在中國市場銷售,十分危險。那麼,中國是不是在積極致力於食品的安全放心,並已取得成果?達到了可以批判其他國家的程度呢?筆者進行了採訪。
在中國東北遼寧省瀋陽市郊區的葉茂臺鎮,四週是一望無際的農田,甚至棲息著有不少稀有野生鳥類,是個自然物種豐富的農村地區。主要産品是用作家畜飼料的玉米。筆者在春寒尚未消退的4月上旬走訪了該地,農民們正在為播種做準備,已開始用拖拉機耕地。
![]() |
瀋陽郊區的葉茂臺鎮種植基因改造農作物已成為常態 |
筆者和一位幹完農活在樹蔭下休息的四五十歲男子交談,「聽説這一帶使用的都是基因改造的玉米種子」。對此男子若無其事地回答道,「是啊,這一帶的農民都在使用這種種子。種子店也都有賣」。
使用基因改造種子成常態
基因改造農作物正以美國為中心進行普及,但在日本和歐洲,消費者對其安全性深感擔憂。中國也以不清楚是否有害身體健康為由,除了棉花等之外,禁止使用基因改造種子。
儘管如此,據稱這一地區從4~5年前種植基因改造農作物就已經常態化。在筆者詢問一位李姓農民具體原因時,他回答説,「這種種子能有效抗病蟲害,産量也大幅增加。價格和普通種子一樣」。他還表示,使用基因改造種子,産量相比普通種子增加到了近3倍。産量多少直接關係到收入,於是大家都開始使用這種種子。
政府的管理也比較寬鬆。去年播種前,政府曾用擴音器喊話,稱基因改造種子有毒。請勿使用。李姓農民笑著説,「政府的人又不來看,所以種上了也不用擔心會被發現。而且也是牛吃,對人沒有影響」。
使用基因改造種子的並非只有該地區。全國政協委員崔永元實施的調查顯示,遼寧省、湖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在全國至少有17個省市在使用基因改造種子。品種也不僅限於玉米,還包括小麥、白米、菠菜等。
但是這些消息並沒有傳遞到普通中國消費者那裏。相反,崔永元在網上呼籲禁止使用基因改造種子的言論經常被刪除。
中國的「食品安全放心」問題並非不是今天才有的。2008年發生了奶粉中含有有毒物質「三聚氰胺」,致使幼兒死亡的事件。同年,在日本也發生了中國産速凍水餃含有殺蟲劑成分的中毒事件。此外,為了減少豬肉的脂肪而使用違法藥物、把老鼠肉當羊肉賣,可以説是舉不勝舉。
「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
為此,中國政府在2015年10月出台了《食品安全法》修訂案。規定禁止使用基因改造種子、限制有毒物質及加強懲罰等,當時號稱是「史上最嚴厲的食品安全法」。雖然至今已過去1年半,但食品問題絲毫沒有平息的態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