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從貿易立國轉向投資立國?
2023/01/20
日本2022年貿易收支逆差19.9713萬億日元,創出歷史新高。除了日元貶值和資源價格走高之外,出口增長乏力也産生影響。此前日本沒能及時應對依賴化石燃料和創新能力減弱的後果正在顯現。日本的貿易逆差有可能長期持續,日本的主要搖錢樹正在從商品出口,轉變為對海外投資的分紅和利息等。但海外收益的回流不夠充分,形成看不到國內産業新一輪增長的狀況。
貿易收支指的是出口額減去進口額,日本連續2年出現逆差。高於2014年的12.816萬億日元,創出有可比數據的1979年以來最大逆差額。
在截至2022年的10年裏,日本7次出現貿易逆差,收支總額逆差44.434萬億日元。此前,日本貿易順差是理所當然的,在創出歷史新高的1998年達到13.9913萬億日元。過去10年裏最多的2016年也僅為3.9937萬億日元。
![]() |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核電站停止運作,由於火力發電站的燃料進口增加、原油價格走高和日元貶值,逆差額達到10萬億日元左右。最近數年來徘徊在2萬億日元以下。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匯總經濟學家預測的1月「ESP經濟預期調查」顯示,2023年度貿易逆差將為17.08萬億日元,2024年度也達到13.37萬億日元。逆差被認為將長期持續是因為存在結構性因素。
其一是能源資源依賴海外的局面並未扭轉。2022年整體進口額比上年增長39.2%,達到118.1573萬億日元,首次突破100萬億日元。原油、液化天然氣(LNG)和煤炭等礦物性燃料增加96.8%,達到33.4755萬億日元,佔到整體的28.3%。
化石燃料佔日本一次能源供應的比率截至2021年度達到83.2%。由於可再生能源的普及遲緩和核電站重啟運作的停滯,與地震前的2010年度相比提高2個百分點。持續依賴的化石燃料的價格因烏克蘭危機而上漲,擴大了貿易逆差。
![]() |
雖然日元貶值,但日本的出口增長追不上進口的增長 |
2022年原油的美元價格比上年上漲47.6%。日元計價上漲76.5%,漲至創歷史新高的8萬4728日元/千升。一度達到1美元兌約150日元的32年來最嚴重日元貶值加劇了進口價格的上漲。
受烏克蘭危機影響,全球掀起加強能源安全保障的行動。要增加本國産能源,能否通過擴大可再生能源和核電站重啟運作等減少依賴進口的化石燃料將成為關鍵。
此外,出口增長乏力也是課題之一。2022年出口額雖然達到創歷史新高的98.186萬億日元,但增長率僅為18.2%。顯示商品流動的數量指數(以2015年為100)比上年下降1.9%。
此前一般認為日元貶值有利於增加出口。在晶片短缺等原因令電子設備等生産受到影響的2022年,儘管出現歷史性的日元貶值,但出口沒能突飛猛進。
日本此前的貿易立國的身影已經模糊。智慧手機和半導體等電子設備可以説是一個象徵。在這方面日本2022年出口為17.3377萬億日元,進口為17.256萬億日元,基本相同。貿易順差僅為817億日元,逆差近在眼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